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86170
2025年07月30日
在书店翻到袁昂的《古今书评》,很多人关注他对书法的犀利点评,我却注意到他对不同风格的包容态度。一个评论家能做到不捧高踩低,客观评价各家所长,其实很难。现在很多人评论事物非黑即白,要么捧上天要么贬到底。袁昂能跳出这种思维,看到每位书法家的独特价值,这种眼界值得学习。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著
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晖、赵袭、张超、刘德升、钟繇、胡昭、钟会、卫觊、卫瓘、卫恒等人。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7598
这书评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共才几十条,每条就一句话。说王右军像仙人,说张伯英像壮士,谁懂什么意思?翻来翻去就是这种比喻。有些字还认不全。一会儿说这个好,一会儿说那个差,标准在哪?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评价书法。可能古人就喜欢这样写?但实在看不懂有什么价值。也许是我水平不够,但真的很难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知书客458782
袁昂《古今书评》虽多碎语,盖萃当时名迹,品评群贤,亦足可观。其论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诚妙语也,发人遐想。然多褒美之词,少折中之论,似未免于阿好。所述二十五人,书法各具风神,读其文如同观其字,浮白载笔间,犹见笔墨飞舞之势。虽文辞简略,然言辞爽劲,如快剑斫阵,令人目眩。唯稍欠精核,斯为憾耳。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知书客982324
最迷茫的时候翻完《古今书评》,终于明白文章好坏不过人心取舍,纸短情长,争论千年也只是各说各话。书评家用短短几页道破文章三昧,我读到三十多岁,知道文无第一,却还是想争个高下。我做不到像老学究那样引经据典,也做不到像市井之徒那样随口胡诌。总想着要真正懂得文章妙处,至少还得再读二十年书。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眼高手低。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