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1796
2025年07月26日
如此"帝王心法",却是满纸为师之道!可笑啊,帝王治世之书,竟教人做个"好学生"。得天下时便忘尽,失天下时方想起。烈火烹油时不屑一顾,树倒猢狲散时倒奉为圭臬。说是垂范后世,实则自欺欺人。帝王将相读之如沐春风,黎民百姓读之如闻梦呓。为君者不必学,为臣者学不得。若当真能践行,何至于玄武门前血犹腥?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著
西汉董仲舒撰。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第三十九、四十、五十四三篇缺佚。本书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於后世。”后人将“说《春秋》事得失”的《蕃露》、《玉杯》、《竹林》之属数十篇编辑成书,并以《蕃露》之篇名为书名,称为《春秋繁露》。《隋书·经籍志》著录该书十七卷,宋《崇文总目》著录其十七卷、八十二篇。今本是宋朝楼钥的校本。该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家之学,并旁采道、法、墨、名等家思想,发挥《春秋公羊传》之微言大义,形成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特征的新儒学体系。在宇宙观上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确立了“君权神授”论。在思想方法上强调统一,认为矛盾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从而确立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建立了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人性论上倡“性三品”说,并根据其“天人感应”的目的论提出“三纲”、“五常”的名教思想。注解本有清凌曙的《春秋繁露注》、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精选书评
知书客707951
帝王之书,千载不衰。明君可照此修,昏君也可照此戒。太平时要读,乱世时更要读。治国理政可参考,修身养性也可参考。开头讲纳谏很重要,结尾讲节俭是根本。有些话今天看太老套,比如过分强调等级制度。但讲的用人道理现在也适用。看这书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关键是带着脑子看,吸取有用的。缺点很明显,优点也突出。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106393
有人读《帝范》看到了"为君难,为臣不易"的帝王苦衷。有人读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治国智慧。在我看来,这本书像一位老皇帝在给我上课,手把手教我如何处理政务,管理国家。这些道理过了几百年还是管用。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快,更需要这种传统的治国智慧。我觉得李世民说得对,做领导就得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国家才能治理好。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203981
翻《帝范》时总有种割裂感:李世民一面教导子孙"以民为本",一面又在玄武门溅满兄弟的血。这位帝王笔下的仁政与权术,究竟哪张脸才是真的?他在十二篇训诫里把治国之道写得光明磊落,可那些被史书轻轻带过的血色黄昏呢?最困惑的是,我们到底该学他纸上的道理,还是看他实际走过的路?帝王心术像夹在书页间的匕首,翻得快了会割伤手指。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