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99799
2025年06月24日
七月下旬得此书,断续读至九月初方毕。《帝范》十二篇,唐太宗为太子李治所作,言简意深。太宗以帝王之尊,述治国要道,不尚空谈,皆切实可行。其论俭约、纳谏、赏罚诸端,尤为精当。今人读之,犹觉字字珠玑。帝王家训能如此平实恳切,实属难得。壬寅秋日记于沪上。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北溪字义
知书房
北溪字义
陈淳 著
南宋学者陈淳的重要伦理学著作。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四书性理字义》、《经书字义》、《北溪陈氏字义》。约成书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集编,由陈淳“笔削”修改而成的。此书是理解朱熹《四书集注》的重要参考书。分上、下两卷,共26条目。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中选取若干重要范畴,逐一加以疏释论述。全书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激烈抨击陆学,维护朱学立场。《北溪字义》承袭了程朱的天理论,说“未有天地之先,固先有是理。” (《北溪字义·道》)把具有伦理属性的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
处世悬镜
知书房
处世悬镜
傅昭 著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精选书评
知书客335119
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很多人看到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但我更佩服他写《帝范》的用心。一个皇帝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教给儿子,这很难得。帝王通常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唐太宗在书里说了很多治国的心得和教训。他不仅告诉后人怎么做是对的,还说了哪些做法是错的。这种坦诚的态度,比书里的具体内容更值得学习。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371796
如此"帝王心法",却是满纸为师之道!可笑啊,帝王治世之书,竟教人做个"好学生"。得天下时便忘尽,失天下时方想起。烈火烹油时不屑一顾,树倒猢狲散时倒奉为圭臬。说是垂范后世,实则自欺欺人。帝王将相读之如沐春风,黎民百姓读之如闻梦呓。为君者不必学,为臣者学不得。若当真能践行,何至于玄武门前血犹腥?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808849
这部《帝范》披着劝诫太子的外衣,实则处处显露帝王心术的精巧。李世民以九五之尊,将自己塑造成完美典范,字里行间却透着对权力的迷恋与炫耀。那些冠冕堂皇的治国箴言,倒像是为玄武门之变后焦躁不安的良心寻求开脱。所谓"忧劳兴国",不过是给后世君王看的漂亮话罢了。其训诫之辞愈是恳切,愈显出帝王将相的自矜与虚伪。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