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58765
2025年07月03日
妙哉!永嘉桔录,农书之精粹也。种时节气,看得透彻;样样道理,讲得明白。湿时读,干时也要读;初学时读,老圃更要读。种桔如参禅,不外求,只向内观。狂风骤雨读得,风和日丽也读得。小人能得小用,君子可得大用。三百六十行,行行藏妙道于其间。人若存心,则桃李桔柚皆可作无字天书矣!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书后品
知书房
书后品
李嗣真 著
书法评论。唐李嗣真著。一卷。是书所载82人,分为十等,各有叙录。有评有赞,条理秩然。称后品者,盖有王愔、王憎虔、袁昂、庾肩吾等曾有书品在前。前品已定,则不复铨。此书只在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以明其在九等以上。文中“登逸品数者四人”,可能仅指张、钟、二王,不包括李斯,故有一人之误。有《说郛》宛委山堂本。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笔意赞
知书房
笔意赞
王僧虔 著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1750
这《永嘉桔录》,读来令人踌躇。前人谓之奇书,我却如坠云雾。说桔非桔,论道非道,横竖都难解其意。晴时翻阅不得要领,雨时捧读更添迷惘。鸿儒读罢或可会心一笑,我这般凡夫却只觉字字如谜。兴盛时读它如嚼蜡,困顿时看它似呓语。种桔不如吃桔,吃桔不如画桔。画桔何用?罢,罢,罢!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知书客702212
韩彦直写《永嘉桔录》,记录永嘉柑橘的种植方法,看似平常,却透出深意。他本是官员,却对农事如此上心,实在难得。书中详细描述土质、栽培、防虫,字字实在,没有半点虚浮。宋代士人大多高谈阔论,他却埋头于泥土之间,这份踏实令人感慨。可惜后世农书多流于空谈,少有他这样的务实精神。一本小书,藏着大智慧,只是读懂的人太少。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知书客531329
韩彦直的《永嘉桔录》以 27 种柑橘的 “身份档案” 为经,以嫁接、护果、贮藏等技术为纬,编织出南宋温州柑橘产业的全景图。书中 “朱栾为砧,接穗向阳” 的嫁接智慧,与 “戴甲护果,避酒存鲜” 的采摘法则,既展现了古代农学的严谨性,又不失 “花时禁喧,恐惊花魂” 的诗意想象。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