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52197
2025年06月25日
妙笔,书论之圭臬。精微、玄妙、通透!横竖皆成章法,点画自有天地。晨起可品,夜半亦可玩味。君子得其中三昧,匠人亦得技法真传。初学入门必读,造诣精深仍需研习。描摹不如意会,临帖不如神交。神交之境!此卷虽薄,却包罗万象;言语虽简,却直指本心。每次展卷,如对古贤,墨香犹在,笔意未远。习书者案头必备,品书者心中常驻。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书后品
知书房
书后品
李嗣真 著
书法评论。唐李嗣真著。一卷。是书所载82人,分为十等,各有叙录。有评有赞,条理秩然。称后品者,盖有王愔、王憎虔、袁昂、庾肩吾等曾有书品在前。前品已定,则不复铨。此书只在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以明其在九等以上。文中“登逸品数者四人”,可能仅指张、钟、二王,不包括李斯,故有一人之误。有《说郛》宛委山堂本。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用笔法
知书房
用笔法
钟繇 著
三国魏钟繇著。载于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以自然元气宇宙论讨论书法艺术,认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书法家创造书法就如天以自然元气赋予万物,产生和创造了地上万物的美。文中还忆其学书:“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强调书家学习用笔的重要性,描其艰辛。所谓“每见万类,皆画象之”,主张学书根本上应师法天地自然。其说在中国书法美学上有重要地位。
精选书评
知书客756412
唐代张怀瓘在《法书论》中道破书艺真谛:"书者,法象也。"此书以深邃的艺理探究与精妙的笔法解析,构筑起一座连接晋唐书道巅峰的桥梁,使读者得以在墨香淋漓间,窥见中国书法"意在笔先,神采为上"的千年美学密码。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客109344
这法帖真要人命,好又说好在哪,坏也说不出坏在哪。握在手里一会儿当宝,一会儿当草。临摹时像摸着了筋骨,一看原帖又觉着全不对路。偏锋用右也不好,使左也不对,怎么安排都不自在。既怕太使劲破了气韵,又恐下笔轻了失去骨力。写到半截心头一颤:莫非正是这不上不下的煎熬,才是书法真味?说不清,道不明,给你缠得死死的。毒啊!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客157039
书法之要义,无不详备。笔势章法,尽显其中。纵观古今大家之作,点画结体皆有规矩。用笔之道,布局之理,皆经推敲,遂成传世名帖。墨迹始于笔端,起于提按之间,神韵出于运笔之际,故王羲之有凡书贵乎沉静意在笔先之训示,所有精妙书作都是细微处用心经营所得,所有败笔都是随意挥洒所致。一笔一画,皆是功夫所在,大师学子,同守此道。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