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96659
2025年07月31日
奇文,聱牙之极也!苦哉、涩哉、烦哉!正读如嚼蜡,倒读似饮鸩。清醒时难看,昏沉时更难堪。鸿儒读之蹙眉,白丁阅之挠头。失意时莫碰,得意时更莫碰。辨音不如听音,论乐不如赏乐。嵇康此论,徒逞口舌之快耳!把清谈当真理,视诡辩为大道,不过是一曲自娱自乐的独奏罢了。何苦将丝竹之欢,化作笔墨之争?真真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著
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晖、赵袭、张超、刘德升、钟繇、胡昭、钟会、卫觊、卫瓘、卫恒等人。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著
植物书,三卷,又作《桔录》。南宋韩彦直撰。彦直字子温,陕西延安人,韩世忠长子,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温州盛产柑桔,此书作于淳熙五年(1178),知温州任上。书前有自序,卷上、卷中记柑八种,桔十四种,橙之属近桔者五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橙一种,桔十八种),共二十七种。卷下为种植方法,分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九项。在自序中概述桔之历史,说自屈原、司马迁、李衡、潘岳、王羲之、谢惠连、韦应物等皆言吴楚间出桔,而未谈及温州。温州晚出,而桔最多最出名。宋时苏州、台州、荆州、闽州、广州数十州皆出柑桔,皆不如温州柑桔好,而温州的乳柑又推为第一,以泥山乳柑最好。唐开元天宝间陈藏器补神农《本草》书,记柑类已有朱柑、乳柑、黄柑、石柑、沙柑。今永嘉所产,品数增多,而名称稍异于陈书。其记栽培、收藏、桔制品、入药等也较详细。这是我国最早的柑桔专书,现在仍有参考价值。
用笔法
知书房
用笔法
钟繇 著
三国魏钟繇著。载于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以自然元气宇宙论讨论书法艺术,认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书法家创造书法就如天以自然元气赋予万物,产生和创造了地上万物的美。文中还忆其学书:“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强调书家学习用笔的重要性,描其艰辛。所谓“每见万类,皆画象之”,主张学书根本上应师法天地自然。其说在中国书法美学上有重要地位。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1497
在音乐理论的长河里翻检,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总让我驻足沉思。世人多赞叹他"声无哀乐"的先锋见解,我却更感佩他面对礼乐崩坏时的那份清醒。当整个时代都在用音乐附会道德,他偏要拆穿这层虚伪——何等胆识!如今重读,犹见其笔端孤傲。最动人的从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乱世中坚持说真话的脊梁。可惜这般透彻,终究敌不过一个要诛心的时代。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知书客963024
有人从《声无哀乐论》里看到音乐的本质是形式之美。有人读出艺术与情感的复杂关系。而我读它时,感觉嵇康就坐在对面,用冷静的声音告诉我:别被表象迷惑。音乐本身没有悲喜,是我们的心在摇摆。这本书让我明白,面对艺术要保持清醒。一千多年前的思考,现在看依然深刻。我们总说要传承文化,其实最该传承的是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知书客295238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为音乐理论重要著作,篇幅不长但立论精深。他提出声音本身没有情感色彩,哀乐之产生全在人心。这个观点打破了传统音乐观,具有开创性意义。全文逻辑严密,论证层层推进,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思辨能力。但有些论述过于绝对,未能充分解释音乐与情感的复杂关系。总体而言,这是一篇具有哲学深度的专业论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