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9082
2025年08月01日
嵇康此篇,真乃魏晋玄谈之绝响也。其持论新异,谓音声本无哀乐之分,皆在听者心之所感。此说一出,如拨云见日,令人耳目一新。细读之下,但觉其析理精微,辞采华茂,足见叔夜才情之卓绝。然想其终不免于司马氏之祸,文采风流竟成绝笔,读至酣畅处,未尝不掷卷而叹。彼时名士风流,今已邈焉难追,唯此文字犹能使千载之下的我辈想见其风采。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知书房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 著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著
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晖、赵袭、张超、刘德升、钟繇、胡昭、钟会、卫觊、卫瓘、卫恒等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5149
自八月末至十月初读毕此文,凡四十日矣。嵇康辩声无哀乐,旨在破俗见,立新说。其论理精密,词锋锐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刻意求异,未免偏执一端。音乐感人,古今同然,岂能尽归自然之理?其说虽新奇,终觉窒碍难通。但文采斐然,思致超迈,犹不失为一家之言也。 壬寅深秋志于沪上。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知书客296659
奇文,聱牙之极也!苦哉、涩哉、烦哉!正读如嚼蜡,倒读似饮鸩。清醒时难看,昏沉时更难堪。鸿儒读之蹙眉,白丁阅之挠头。失意时莫碰,得意时更莫碰。辨音不如听音,论乐不如赏乐。嵇康此论,徒逞口舌之快耳!把清谈当真理,视诡辩为大道,不过是一曲自娱自乐的独奏罢了。何苦将丝竹之欢,化作笔墨之争?真真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知书客634010
翻开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总让人陷入某种悖论般的困惑。这世上当真存在纯粹无染的音乐吗?就像看着一片飘落的雪花,明知它会消融,却仍要争论它的永恒。人们总说音乐承载情感,他却固执地拆解这个共识。可当《广陵散》最后一个音符消散时,谁又能说那琴声里没有藏着嵇康的悲愤?这悖论就像月光下的影子,你越要看清,它就越发模糊。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