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5474
2025年06月24日
读《用笔法》,不免想起那些舞文弄墨的古人。执笔如执剑,笔法如兵法,一点一画间尽是杀伐决断。今人写字,只求形似,哪知古人运笔时的意气风发?尤其读到"横如千里阵云"一句,眼前仿佛看见千军万马奔涌而来。可惜如今毛笔都已束之高阁,更遑论这般气魄。写字如此,做人亦然,少了那份骨子里透出来的力道,终究是形存神亡。
用笔法
知书房
用笔法
钟繇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著
画论著作。十卷。宋邓椿撰。初刊于南宋时期。该书一至七卷是当时画家的传记。其中,一至五卷按画家记录:卷一《圣艺》记徽宗皇帝;卷二《侯王贵戚》记郓王等十三人,都是王侯贵族画家;卷三《轩冕才贤》、《岩穴上士》记苏轼等二十三位画家;卷四《搢绅韦布》记刘明复等四十五位画家;卷五《道人衲子》、《世胄妇女》记甘风子、宋庄等四十一位画家。六、七两卷按画类记录:卷六分《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四类,共记画家七十五人;卷七分《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四类,共记画家二十二人。卷八所记乃作者所见私家收藏的作品目录,题《铭心绝品》。九、十两卷则以杂记体裁,阐述绘画艺术的理论见解。《画继》的最早版本是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舖刊本。现存通行的有明王世贞《王氏画苑》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清《四库全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乐府杂录
知书房
乐府杂录
段安节 著
又名《琵琶录》。笔记。一卷。唐段安节撰。安节临淄邹平(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及字号不详。段成式子,温庭筠之婿。乾宁中为国子司业,仕至吏部郎中,沂王傅。通晓音律,能自度曲(《新唐书·段成式传)》。为补崔令钦《教坊记》之不足,而作是书。约成于唐末。录有乐部九则,歌舞、俳优三则,乐器十三则,乐曲十一则,傀儡戏一则。举凡唐代乐部管理制度、宫廷与民间乐曲、舞蹈、乐器之源流及艺伎小传均有记载。末附《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今图已亡,但对唐代燕乐研究,弥足珍贵。有《有山阁丛书》钱熙祚校本,《说郛》本,《古今说海》本等。今被收入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6011
钟繇的《用笔法》读来让人困惑。文字简短,道理模糊。他说用笔要如高峰坠石,但没说怎么做到。他讲横如千里阵云,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整篇看完,只觉得是一些零散的比喻。或许古人写字时真有这些体会,但如今看来总觉得隔了一层。想学他的笔法,却找不到具体方法。留下许多疑问,不知道该怎么下笔。
用笔法
知书房
用笔法
钟繇
知书客992227
真迹,古人笔法之精髓。静心时可研习,浮躁时也可研习。初学者能够领悟,老手也可精进。失败时候要读,成功时候也要读。临帖不如懂帖,写字不如明理。用笔之妙,全在于作者胸中之气。轻写下笔如游丝,重按运笔似崩石。既不刻意求工,亦不失法度。钟繇此篇将写字上升到做人境界。每个习字之人,都该放在案头时时揣摩。
用笔法
知书房
用笔法
钟繇
知书客109244
自暮春至仲夏研习此卷,凡五十余日矣。后附摹本十八帧,乃近人摹拟钟王旧迹者,偶一临写而已。卫氏论书,首重筋骨,次及形势。至若执笔深浅之论、迟速缓急之道,尤得真传三味。读其文则字字珠玑,品其法则笔笔精微,诚为书学不刊之典也。至于"多力丰筋"之辨,犹有待于方家参详之。 壬寅白露珠江竹居记于禅城。
用笔法
知书房
用笔法
钟繇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