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有很长时间没读过这种讲茶道的古籍了,偶然看到有人推荐明代冯时可的《茶录》。以前觉得喝茶就是解渴,最多加点风雅。后来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喝茶时,只在乎味道。好的茶贵,差的茶便宜,以为价格决定一切。后来发现不是这样。贵的茶可能只是名气大,便宜的茶反而有真味。这就像看人,不能只看外表。 冯时可说"茶之佳者,色香味俱足"。这句话让我明白,好茶要各方面都平衡。颜色要正,香气要纯,味道要醇。缺了哪一样都不行。这其实跟做人一样,要表里如一。 书里讲到采茶要"天朗气清",制茶要"火候得中"。这些细节以前从没注意过。现在才知道,一杯好茶背后有这么多讲究。天气、温度、时间,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让我想到,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细节。 最让我意外的是他说"茶性俭,不宜广"。意思是喝茶要适量,不能贪多。以前觉得好茶就要多喝,现在懂了,好东西要懂得节制。喝得太多反而尝不出真味。 书里还说到"茶之为饮,发乎神明"。开始觉得这话太玄,后来慢慢体会到,喝茶确实能让人静下心来。心烦时泡杯茶,看着茶叶沉浮,心就慢慢平静了。这比什么道理都管用。 现在每次喝茶都会想起书里的话。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就像冯时可说的"茶道精微",很多东西说不清楚,要自己体会。喝茶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
茶录
茶录
茶录
冯时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