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2425
2025年09月03日
读完《论衡》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王充这个人太矛盾了,他明明生活在一个谶纬盛行的时代,却偏要用理性去戳破那些虚无缥缈的迷信。可问题是,当他把天人感应、鬼神之说都否定掉之后,留给人们的竟是一片荒芜的精神世界。他反对盲目崇拜,主张"疾虚妄",可这种彻底的怀疑主义让人无所适从。我完全理解他想要破除愚昧的苦心,但连最基本的信仰都要打碎,这未免太残酷了。他用冰冷的逻辑解构了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却没能给出新的寄托。看着他在书里不厌其烦地论证雷不是天怒、日食不是灾异,我突然觉得特别悲哀——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斗士,在跟整个时代的愚昧作战,可即便赢了,又能得到什么呢?有时候我在想,也许人就是需要一些无伤大雅的迷信来慰藉自己,太过清醒反而是一种痛苦。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吕氏春秋
知书房
吕氏春秋
吕不韦 著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儒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著
《器经》分大器、器具、器倾、守器四篇,通篇说器,实则以器说人,说世,说天地人和,是一篇器物专论。
容斋随笔
知书房
容斋随笔
洪迈 著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年~1202年)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淳熙十四年八月,此书受到宋孝宗亲自赞赏。《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容斋之意是指“室仅容膝的书斋”。《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6345
王充的《论衡》读起来特别痛快。他写的东西直接,不绕弯子,都是大实话。当时的人信鬼神,他却说这些都是假的。他反对迷信,讲道理,用事实说话。这种态度现在看也很厉害。他不怕得罪人,只认对错。书里有些观点现在看来可能普通,但在那个年代敢这么写需要很大勇气。读完觉得他很清醒,不随大流。这样的人很少见,所以印象深刻。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知书客967994
奇书,奇得叫人摸不着头脑。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如坠雾中;看得懂时醍醐灌顶,看不懂时如读天书。破旧立新处令人击节,絮絮叨叨处又叫人犯困。通达者有通达者的解法,愚钝者有愚钝者的困惑。读它不像读书,倒像在与千年前的倔老头隔空对话——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绕进去了。疑时当读,信时更当读。满纸悖论,字字都是思想的迷宫。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知书客818018
《论衡》一书,后人读之,大抵翻看几页便弃置。王充好辩驳古人,攻讦圣贤,自谓独见,实则多穿凿附会。其论事理,常自相矛盾,又爱引谶纬之说,殊不足取。至于文辞之粗率,思虑之浅薄,更无足观。此书虽列于子部,终难掩其驳杂无理之弊,读之令人厌烦。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