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66282
2025年06月28日
烂书,数学的灾难。烦人、无聊、痛苦。正着看也看不懂,倒着看更看不懂。整体看就是一团浆糊,拆开看每一部分都很糟糕。开心时看了会发火,生气时看了会更生气。聪明人看了浪费时间,笨的人看了会更糊涂。没工作的时候不要看,有好工作的时候更不要看。算数不如用计算器,学它不如直接放弃。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五曹算经
知书房
五曹算经
甄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孙子算经
知书房
孙子算经
佚名 著
古代数学名著。作者不详,共3卷。成书年代史书无确切记载,据考证约在三国两晋时期(280—420)。卷上详尽记载了筹算记数和筹算的乘除算法,卷中叙述了筹算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算法,卷下收集了各种应用问题。卷中、下共列出市易、田城、仓窖、兽禽、营建、赋役、测望和军旅等各类算题64个,其内容不如《九章算术》丰富和深奥(个别题除外),但所列问题浅近易晓,趣味性强且解法巧妙。其中“荡杯”和“鸡兔同笼”问题近于家喻户晓,其影响之深广在现代算术教科书中仍可见。卷下26题“物不知数”更为数学界所熟知,它是世界数学史上第一个“一次同余组”问题。书中不仅给出正确答案而且指明解的结构,事实上已经得出了重要的“剩余定理”,可惜的是该书没有说明解法原理,后南宋秦九韶创立“大衍求一术”,使这一问题(在一般意义下)得到圆满的解决。1852年“物不知数”问题和“大衍求一术”传入欧洲,受到数学界的高度评价,“物不知数”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该书还是流传至今的典籍中记叙筹算制度最早和较为详细的一部著作,是考证古代筹算法的珍贵资料。唐初,被列为“十部算经”之一,且为国子监算学科学生的教科书。公元702年日本始建学校时,也将之作为数学课本。该书流传甚广,现传版本甚多,其中最好的版本为南宋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其他还有《武英殿聚珍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常见的版本是清孔继涵刻的《算经十书》本,即《微波榭本》。
张丘建算经
知书房
张丘建算经
张丘建 著
古代数学名著。北魏张丘建著。共三卷,成书在484年之前。现传本保存92个问题(卷中缺最后几页,卷下缺2页)。所载问题大部分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有关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和利息等,涉及面广。就数学内容而言,包括分数乘除,直角三角形,联立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差级数,等比级数和不定方程,从方法上分析有百分法、归谬法、三率法、比例法、开平方立方法以及不定分析等。问题的创设和解法均超出《九章算术》,为《九章》之后有突出成就的数学著作。主要成就有三:其一,给出了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间的关系(卷上10、11题);其二,是给出了较为系统的等差级数理论,含有6、7个等差级数公式;其三,给出了数学史上最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百鸡问题”(卷下38题),书中首次指出了不定方程具有多解性,不仅给出三组解答而且实际上给定了不定方程解的参数结构,为早期不定分析的佳作。唐初,该书列入“十部算经”,为钦定的数学教本,并传入印度和日本。现传本中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其它版本还有清版继涵刻的《算经十书》本(1774),《知不足斋丛书》本(1780)等。
算学启蒙总括
知书房
算学启蒙总括
朱世杰 著
算学入门书。朱世杰撰。1299年刊行。曾一度在中国失传,后据朝鲜金始振刻本转刻,1839年于扬州重刻出版。在朝鲜李朝,《算学启蒙》被定为教科书。传入日本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最初是久田玄哲在京都的一个寺院中发现了这部书。他的学生师道云于1658年刊行了《算学启蒙训点》,1672年星野实宣附入了一些简单的注解,1690年建部贤弘进行了更详细的注释,写成了《算学启蒙谚解大全》(7卷),刊刻传布。三卷,共列有二十门,二百五十九问。从简单的四则运算入手。逐步深入,直至高次开方、天元术等较高深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部当时较好的启蒙数学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514735
"算数起自伏羲,而黄帝定三数为十等,隶首因以著《九章》。" ——《五曹算经》开篇之句道尽中华算学源流,一部承载汉魏六朝实用数学智慧的经典,在丈量田亩的方圆之术与分配税赋的公平之道间,展现了古代中国"经世致用"的数学哲学。
五曹算经
知书房
五曹算经
甄鸾
知书客135439
自八月始读《五曹算经》,至十月末终得通览。此书分田曹、兵曹、集曹、仓曹、金曹五类,算法精妙,解题实用。田曹推步量地,兵曹计卒算粮,皆切于日用。古人筹算之智,于此可见。我国算术源流深远,早于西方千余年,思之令人振奋。今人能窥此宝,实为幸事。算术一道,乃中华文明之精髓,后辈当珍视传承。壬寅冬日记于沪上。
五曹算经
知书房
五曹算经
甄鸾
知书客917020
在古算书的堆里翻到这本《五曹算经》,总有人只盯着那些复杂的计算。我看甄鸾的价值不止于此。他能把账目、土地这些实际问题写进书里,让数学不再飘在半空。更难得的是,他作为官员亲自编书,没有端着架子。现在很多学者研究高深理论,却连老百姓的日常问题都算不清。一本千年前的书反而更实在,这让人感慨。
五曹算经
知书房
五曹算经
甄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