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甄鸾

五经算术

甄鸾  

对《尚书》、《周易》、《诗经》、《周礼》、《礼记》、《左传》、《论语》、《汉书》等古代典籍中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的注释集。二卷。北周甄鸾撰。成书年代不详。东汉时期为儒家经籍作注的人,如马融、郑玄等,都兼通数学,在其注解中使用了一些为一般读书人难以了解的数学知识。《五经算术》对这些内容详加注解,对当时及后世研究经学的人均有所裨益。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07625
从《五经算术》中读来,随着学习的深入,越发觉得其中方法实用。数学总是很难避开生活中的各种计算问题,其中测量田亩的方法确实在农耕时代最有用。或许这就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想到《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确实古人在数学应用方面研究很多。从书中,能看到古人智慧,也能理解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只是这些方法有些已经过时,能理解其局限,唯一重要的总是学以致用。虽是古代数学,也可以结合现代需求掌握原理,思考计算过程,理解数字背后的规律,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35499
读完《五经算术》后,我的感受是古人处理数学问题的方式很系统。他们用数学解释经典中的疑难,说明当时已经认识到数学的实际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因为过于依赖经典文本来推导数学原理,容易忽略数学本身的规律。他们用经典中的例子证明数学定理,这种方法在当时很有效,但现代看来不够严谨。数学应该独立发展,不完全依附于经典。古代学者把数学和经典结合,这种思路值得思考。他们努力用数学解决经典中的问题,说明数学在古代就有实用价值。这种结合方式虽然不够完善,但体现了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55171
这本《五经算术》说是古代数学经典,但读起来真的让人头疼。他们总说古人智慧高深,可这本书里的东西现在根本用不上。它把数学硬塞进五经里,搞得又复杂又别扭。 我翻开第一页就后悔了。那些计算方法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数字写在竹简上,算起来麻烦得要命。我们现在的数学多简单,阿拉伯数字加计算器,小学生都能算明白。可书里非要搞什么"九章算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最烦人的是那些术语。什么"勾股"、"开方",解释得云里雾里。现代数学一个公式就能说清楚的事,他们能写好几页。而且很多内容明显过时了,还在教人怎么用算筹,现在谁还用那个? 书里还总爱扯上儒家经典。算个数都要引经据典,动不动就说"圣人曰"。数学就是数学,跟四书五经有什么关系?这种硬凑的做法特别可笑。 朋友说这书能培养耐心,可我觉得纯粹是浪费时间。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谁有工夫研究这些老古董?那些推崇传统文化的人,自己怕是也没读完这本书。要是真这么好,为什么现在的数学课不教这些? 读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内容枯燥不说,排版也很差。古文竖排,看着就累。注释写得比正文还长,翻来翻去特别麻烦。想找点有用的知识,结果全是些没实际用途的理论。 他们说读懂这个能理解古人思维,可我觉得没必要。现代数学发展这么好,何必回头学这些落后的方法?与其啃这种难懂的古书,不如多做几道实用的数学题。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4569
《五经算术》虽标榜经义,实乃数术之流,其文支离琐碎,徒以数字穿凿附会,而于经学真义殊少发明。甄鸾注疏,尤显浅陋,但知堆砌算例,不解经术深旨,每遇疑难辄避而不谈,或强作解人。其释《周礼》九数,但列算式,不溯本源;解《春秋》历法,止于推步,未及大义。读者若欲求经学真谛,当先取刘徽《九章注》、李淳风《辑古算经》观其大略,再参钱大昕《三统术衍》、焦循《里堂学算记》以通其变。此书唯可备查典故,然其中讹误颇多,如"径一周三"之说,显违祖冲之密率,而甄氏竟沿袭旧谬。若为考据计,则需对校《算经十书》及敦煌算籍;若为义理故,不如直读孔贾疏解。算术本为小道,强系五经,终成附赘悬疣。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1217
古人智慧,历久弥新。
2025年07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