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甄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对《尚书》、《周易》、《诗经》、《周礼》、《礼记》、《左传》、《论语》、《汉书》等古代典籍中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的注释集。二卷。北周甄鸾撰。成书年代不详。东汉时期为儒家经籍作注的人,如马融、郑玄等,都兼通数学,在其注解中使用了一些为一般读书人难以了解的数学知识。《五经算术》对这些内容详加注解,对当时及后世研究经学的人均有所裨益。
更多
书评  · 7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81779
翻开《五经算术》的那一刻,我仿佛触摸到了中国古代数学最优雅的脉搏。这部由北周学者甄鸾注释的经典,远不止是一部数学著作那么简单——它是儒家经学与数学思维的美妙联姻,是文人士大夫用算筹演绎的礼乐文明。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藏着整个中华文明对天地秩序的独特理解。 甄鸾的注释手法令人着迷。他将《诗经》《尚书》《周易》等儒家经典中涉及历法、度量衡、音律的内容,用严谨的数学方法重新诠释。这种将经学与数学融会贯通的智慧,展现了中国古代学者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解释《周礼》中的"九数"时,他不只是简单罗列计算方法,而是将其置于整个礼乐制度的背景下考量。这种整体性的思考方式,让冷冰冰的数字突然有了文化的温度。 最让人惊叹的是书中展现的实用主义智慧。甄鸾注释的数学问题,几乎都围绕着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展开——田亩测量、赋税计算、工程营造。这种将抽象数学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取向,正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鲜明的特色。与古希腊数学家追求纯粹理论不同,中国古代数学家始终保持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清醒意识。这种务实精神,让数学真正成为经世致用的工具。 书中对"数"的理解尤其耐人寻味。在甄鸾笔下,数字不仅是计算工具,更是理解天地运行规律的钥匙。他将数学运算与阴阳五行学说巧妙结合,构建起一个数字化的宇宙模型。这种将数学与哲学融为一体的思维方式,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智慧。当我们看到他用数学方法推演音律、历法时,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思想跳动的韵律。 《五经算术》的注释体例也颇具匠心。甄鸾在解释经典中的数学问题时,既保持了经学注释的严谨传统,又融入了数学家特有的逻辑思维。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古老的经典焕发出新的生机。他常常能从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出发,引申出对礼乐制度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广博的知识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部著作最打动我的,是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甄鸾在注释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循循善诱的态度。他将复杂的数学原理分解为循序渐进的步骤,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运算方法。这种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极具现代意义。书中那些精心设计的例题,就像一位智者布置的思维阶梯,引领读者一步步攀登数学高峰。 细读《五经算术》,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气质。他们既追求"格物致知"的理性精神,又保持着"经世致用"的务实态度;既精通天文历算的精密计算,又深谙礼乐教化的精神内涵。这种将理性思维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的特质,正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掩卷沉思,《五经算术》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在数字与经典的交汇处,在理性与人文的对话中,中国古代学者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认知之路。这条路上,算筹与竹简同辉,数字与经典共鸣,构成了中华文明最动人的风景。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五经算术》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