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31535
2025年09月04日
沈括这本笔记啊,写得真叫一个杂。说它包罗万象吧确实啥都有,天文地理医药算术样样都记;可你要说它有多深奥吧,又觉得就是个读书人的随手札记。最气人的是那些神神叨叨的故事,明明可以三句话说完,非得绕来绕去写一大段。不过话说回来,宋朝人写的科普书能传到现在,倒也有它的道理。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凡物流形
知书房
凡物流形
佚名 著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提出“水(流体)为宇宙之母体和载体的命题”之后,继续深化发展太一(水道)思想。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天地》写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这里所谓“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深刻的意识到“流—物—理—形”这个生成序列,而此“形“乃物(物体)与理(规律)的统一。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著
《论衡》是我过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王充还在书中批判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并认为“天”并非是神,而是无意识的自然之物,天和万物一样,都是由“气”组成。因本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著
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书中内容,采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故事及神话传说,按照韵部,编成对文,加以排列。清杨臣诤认为此书“有裨后学”,“逸而功倍”,加以订补,改名《龙文鞭影》,即取“龙文,良马也,见鞭即疾驰,不俟驱策”之义。喻学童读之,如良马之日进千里。清光绪间李恩绶有感于此书“风行日久”,其中“缺略复叠谬误之处亦逐篇有之”,遂逐一校对增删,重新付梓,是为《校补龙文鞭影》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1173
"不深探远取,何以得之?"沈括以朴素的求真精神,在《梦溪笔谈》中建构了一座横跨科学与人文的思维迷宫,这部宋代百科全书式的笔记,恰似一面蒙尘的铜镜,既照见古人观察世界的智慧棱光,又折射出今人仍须仰望的思想高度。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知书客484698
这书真不怎么样。内容杂乱无章。东一句西一句。作者看似博学其实很肤浅。记录的东西大都不可靠。有些说法明显是错的。读起来费劲还没收获。正经人谁看这个。搞研究的觉得太浅薄。普通人又看不懂。装模作样写了一大堆。实际没啥用。吹捧的人都是跟风。建议直接扔了。浪费时间。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知书客337960
自二月展卷至五月掩册,耗时三月始竟《梦溪笔谈》廿六卷。其书虽涉猎广博,然零珠碎玉杂陈其间,令人读之昏昏欲睡。沈存中固称博物君子,然事无巨细悉录之,如村塾先生之呶呶不休。尤可厌者,其所记鬼神怪异之事,既非实录,又乏文采,徒充篇幅而已。可谓"一部闲书,满纸荒唐",较之汉唐书志,殊乏史家笔法也。庚子仲春晦窗漫笔于吴门。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