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34835
2025年08月01日
第一次看《上林赋》觉得难懂。后来发现它写得很实在。好的地方是用词准确。细节清楚。道理讲得明白。你可以慢慢看。会有收获。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徐霞客游记
知书房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著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著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5041
上林一赋见汉家气魄,相如之笔力犹今震撼。读至"弥山跨谷"处,奔腾之气竟自纸上跃出,令人想见当年天子旌旗猎猎、车骑如云之盛况。其文如群山奔涌,字字皆含天子威仪,非相如不能为此雄文。后世文人描摹宫苑,多如闺阁小景,唯此赋能得帝王胸襟。我在灯下捧读,恍见未央宫中烛影摇红,文士挥毫泼墨,成就这篇千古绝唱。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984227
翻开《上林赋》,多数人读到的是辞藻华美、气势恢宏。我却看到司马相如在铺陈帝王游猎盛况时,暗含的讽谏之意。表面上写苑囿之广、禽兽之多,实际上在提醒汉武帝不要沉溺享乐。这种委婉的劝诫比直白的批评更难写。一个文人既要保全自己,又要尽到劝谏的责任。司马相如做到了。更难得的是汉武帝读懂了,并且收敛了扩建上林苑的念头。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626445
奇文,辞赋之极致。好读、耐读、值得读。可从开头看,可从中间看,可全篇看,可分段看。安静时可读,嘈杂时也可读。学者能受启发,普通人也能有收获。失意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背文章不如懂文章,懂文章不如用文章。进步之路!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