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33973
2025年09月04日
读完《王僧虔论书》后,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书里那些关于书法的道理,看是看懂了,可又觉得没完全明白。王僧虔说的话很实在,不绕弯子,但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说写字要"意在笔先",可这个"意"到底该怎么把握?我试着按他说的做,结果越写越糊涂。 他把书法分成"神采"和"形质"两方面,这个分法倒是清楚。但问题是,这两样东西要怎么同时做到?我看他举的那些例子,什么"飞白""行草",说得头头是道,可自己一动手就全不是那么回事。他批评当时人写字太刻意,可他自己说的那些规矩,不也很严格吗? 最让我困惑的是他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这话听着好听,可具体要怎么练?他总说要看古人法帖,可看了半天还是不会写。他说王羲之的字好,可好在哪里?除了说"自然""超逸",再没别的解释了。 整本书看下来,就像隔着一层纱看东西,朦朦胧胧的。王僧虔确实懂书法,可他说的那些话,对初学者来说太难捉摸了。也许书法就是这样,说得太明白反而没意思?可要是一直这么糊涂下去,又该怎么进步呢?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著
又称《古今画品》或《画品》。 画评、 画品。南朝齐谢赫。 南朝齐梁画家谢赫著。共一卷。成书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532~549)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品评画家绘画的论著。 有《津逮》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书画谱》本、《学津讨原》本、《美术丛书》本。评论自三国吴到萧梁三百年间二十七个名画家的绘画作品。根据他们的艺术造诣, 分成六品: 第一品陆探微、曹不兴、卫协、张墨、荀勖。第二品顾骏之、陆绥、袁茜。第三品姚昙度、顾恺之、毛惠远、夏瞻、戴逵、 江僧宝、 吴暕、 张则、陆杲。第四品蘧道愍、章继伯、顾宝光、王微、史道硕。第五品刘顼、晋明帝、刘绍祖。第六品宗炳、 丁光。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论”,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指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为“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品评绘画的重要著作。树立了绘画批评的典范,成为后世论画和鉴赏批评的标准, 以致“六法”一词,后来引伸成为中国画的代称,或理论、技法的总称。
碣石调幽兰
知书房
碣石调幽兰
佚名 著
琴曲,现存最古老的古琴乐谱。据谱前小序,知此曲是梁代著名琴家丘明的传谱。作者无名氏,它通过对深山幽谷中发散清香的兰花的描写来抒发作者郁闷不得志的心情,很能反映当时一部分不满现状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士族文人的想法和思想状况。“碣石调”是古曲调名,即相和歌瑟调中陇西地区的歌曲。因用其填唱曹操的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名之曰“碣石调”。“幽兰”最早是“楚调”中的著名歌曲。《碣石调幽兰》结构短小紧凑,曲调清丽婉约。全曲共四段。第一段是乐曲的引起部分,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体,属于艳与曲组成的小型曲式。全曲通过第二段出现的泛音主题的呈示、对比、再现,成功地抒写了哀婉的情怀。此曲突出音阶中的四级音和七级音,没有传统的五声调式特点,同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有某些联系。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7096
这《王僧虔论书》,真书法之圭臬也!妙哉、精哉、绝哉!执笔人可读,执刀人亦可读。初学者可窥其法度,大成者能悟其玄机。得意时读之如醍醐灌顶,失意时读之若明灯引路。其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道破天机;言"意在笔先",直指本心。诸家纷纭,唯此论独开智慧之门,得三昧真火。欲学书不成者,当焚香沐浴而读之,自得其中妙谛。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知书客378543
妙哉,王僧虔之论书,真书家之明镜也!不仅能看,还要能品,能玩,能悟。初学可学其规矩,老手可窥其意趣。得意时读之如沐春风,失意时读之若饮甘泉。一笔一画皆是道,一撇一捺总关情。书道至此,已超技艺而入神韵。无论楷隶行草,皆可从中得益。执笔如参禅,运腕似问道。当浮一大白,为这份通透喝彩!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知书客451049
王僧虔论书,真是把书法之道讲透了。看他论及"天然"与"功夫"之辨,便知深得三昧。古来书家多执着于点画之工,他却能超脱形迹,直指本心。尤其"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一语,顿觉豁然开朗。观其笔意,想必也是这般潇洒从容。六朝人物就是不同,能把深奥的艺理说得如此通透。这般见解,放在今日仍叫人击节叹赏。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