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7445
2025年06月23日
自八月始读此书,历时四十余日方勉强卒卷。吴瑭虽号通医理,然条辨温病多穿凿附会,强分三焦而失之机械,立论每于虚处着墨,用药偏执寒凉,实非临证指南。其自矜创获处,不过是掇拾前人牙慧而稍加变易耳。医道贵在圆通,如此胶柱鼓瑟之论,徒令后学眩惑。若执此为圭臬,恐误人匪浅。庚子仲秋蛰庵漫笔于沪上。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本草经集注
知书房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著
中国古代本草学著作。陶弘景约撰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 (500) 前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现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其一出土于敦煌,存卷一 “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题名 《开元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影印入 《吉石庵丛书》,1955年上海群联出版社题名为 《本草经集注》再次影印。其二出土于新疆吐鲁蕃,仅存燕屎等4种药物残文。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5种药物之外,又增入了《名医别录》所载药物365种,共730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著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精选书评
知书客169190
自暮春始至仲夏终,历时四月方读罢此书。卷二痉湿暍诸论尤为要害,几度搁卷细思而后得解。吴氏本医门圣手,复能采撷群言,条分缕析,将温病证治说得这般透彻,真所谓启千年之秘,开万世之蒙者也。其立法精严处,使人凛然生畏;用药精妙时,又令人拍案叫绝。癸卯初夏,病中读此,愈觉医道之精深,竟与造化争衡矣。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客591644
在医书的海洋里翻检,这本《温病条辨》总叫人摸不着头脑。都说吴鞠通是温病大家,条分缕析说得明白,可我怎么越读越糊涂?那些症候分类,用药加减,似乎总隔着一层纱。隔壁老张说这是中医必读,可我这门外汉,连"卫气营血"都分不清,更别提什么"三焦辨证"了。古人看病像下棋,一招一式皆有讲究,可如今这棋谱,看得人眼花缭乱。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客742158
在医学典籍里翻阅,温病条辨值得反复读。多数人看到吴鞠通的医术高明,但我更在意他对病情的细致观察。医生常有固执己见,他却能虚心修正自己的看法。面对复杂的温病,他不怕推翻旧理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医家中很少见。读这本书,不只是学医术,更是学如何面对错误。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