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9519
2025年07月31日
奇书,医道之精华。细读得真理,粗看获启发。需要时可读,平常也可读。初学需看,老手也需看。正着看明白,反着看得深。白天可以看,深夜也能看。富人读了有用,穷人读了也有用。生病时要读,健康时也要读。神佛不如体悟,体悟不如实证。实证之门!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著
方书。据《北史》、《周书》姚僧垣传俱为12卷,或云10卷。北周姚僧垣(法卫)撰。本书久佚,原卷目已无从考详。据《外台秘要》,各卷方治大略如下:卷1,治卒心腹痛、中恶、蛊注等病;卷2,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卷3,治风癫、鬼魅、疟疾;卷4,治肺痿、肺痈、肺气不足、咳喘、奔豚等病;卷5,治虚劳、梦泄、骨热、不眠、小便数多、遗尿、诸淋、小便不利、痰饮等病;卷6,治癥瘕、宿食、哕、疝、胸腹胀满、水肿等病;卷7,治白驳、日月未至欲产等等
神农本草经
知书房
神农本草经
佚名 著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神农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书内记载的药物凡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原书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为《神农本草经》做注,并补充《名医别录》,编定《本草经集注》共七卷,把药物的品种数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种。清朝孙星衍将《神农本草经》考订辑复,成为现在通行本。 《神农本草经》为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重要文献,本书把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中藏经
知书房
中藏经
华佗 著
中国古代综合性医书。今本3卷 (或著录1卷、2卷、3卷)。旧题汉·华佗撰。据考系后人伪托之作。本书系中医学重要古典医籍之一。本书成书年代不详,记载见于《补续汉书艺文志》和《后汉艺文志》等。现存最早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尚有明清刻本20余种,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铅印本。日本有宽保2年 (1742) 刊本。书名“中藏”系取 “宝而藏之”之意。全书由2部分内容所组成,前一部分为医论,凡49篇,着重论述了脏腑生成,疾病的寒热虚实与脉象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记载了古代望面色以判断疾病顺逆、生死预后的经验。前有论述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并介绍治疗方剂。书中附有“内照法”6篇。解放后有排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567482
"凡治血者,必先知血之原委,而后可以言治也。"唐宗海以此直指血证枢要,其辨治精微处尤见中医气血学说之堂奥。《血证论》融汇伤寒温病两家法脉,创"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诀,于血证分章剖理如庖丁解牛,既存古人立方之妙,复参西学解剖之实,终成晚清医学史上一柄划破蒙昧的柳叶刀。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客127827
出血之机理,无不详述。止血与化瘀,皆列治法。纵观唐宗海一生,医理实践堪称典范。血证之理,治血之法,无不探究,遂有《血证论》问世。血源于心,行于脉中,瘀阻始于微滞之处,故仲景先师有见血休治血之明训,一切的出血病症都是气血失调所致,一切的瘀血阻滞都是运行不畅所生。一方一药,皆为临床要旨,医家病患,共解血证难题。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客642532
唐宗海的《血证论》实在令人失望。这本书写得太乱。理论很多却说不清楚。例子太少还不好懂。他想证明中医比西医强可是证据太弱。文字很绕读着费劲。他想批评西医但批评得不对。医学不是玄学。他的观点太陈旧。现代医学讲证据。他的东西没有数据支持。读者花时间看完却得不到什么收获。看这本书等于浪费时间。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