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67482
2025年06月23日
"凡治血者,必先知血之原委,而后可以言治也。"唐宗海以此直指血证枢要,其辨治精微处尤见中医气血学说之堂奥。《血证论》融汇伤寒温病两家法脉,创"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诀,于血证分章剖理如庖丁解牛,既存古人立方之妙,复参西学解剖之实,终成晚清医学史上一柄划破蒙昧的柳叶刀。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著
《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撰,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系统的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专著,对于研究中国的的医药科技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洗冤集录
知书房
洗冤集录
宋慈 著
《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4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2614
有人从《血证论》里看到精确的辨证思路,有人记住止血活血的用药法则。而我翻开这本书,感觉像在听一位老大夫讲病案,他把几十年看血证的经验都告诉我了。唐宗海写这本书不容易,那时候西医刚进来,中医被人说落伍,他偏要把血证讲清楚。现在读这本书,不光学治病,更觉得应该守住中医的根。这些老方子老经验,往后还得靠我们这代人传下去。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客642532
唐宗海的《血证论》实在令人失望。这本书写得太乱。理论很多却说不清楚。例子太少还不好懂。他想证明中医比西医强可是证据太弱。文字很绕读着费劲。他想批评西医但批评得不对。医学不是玄学。他的观点太陈旧。现代医学讲证据。他的东西没有数据支持。读者花时间看完却得不到什么收获。看这本书等于浪费时间。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客461586
这本书我在图书馆翻过好几遍。很多人都在说唐宗海的理论多么高明,我却更看重他记录的那些真实医案。学医的人都知道,临床经验最宝贵。一个大夫能把这些都写下来,不怕别人挑毛病,实在难得。现在很多医生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失败案例,对比起来更显得这本书可贵。读这些老医案,能学到的东西比教科书多得多。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