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7684
2025年07月05日
有人从《血证论》里看到"血为气之母"的精妙医理。有人读到"血瘀则痛"的临床真知。而我翻开这本书,就像跟着唐荣川先生查房,看他用一个个病例教我认识血证的来龙去脉。这本书把中医治血的学问说透了,从理论到方子都清清楚楚。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现在越来越多人都认咱们中医的理,这说明咱们的医学智慧正在被全世界看见。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本草纲目
知书房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著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李时珍。此著收录于《四库全书》,为子部医家类。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著
原名《经方小品》,医方著作。陈延之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454—473)。书名之 “经方”源自 《汉书 ·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 “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其逸文多存于中、日古典医著《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198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文柱《小品方辑校》。1984年在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发现有本书序言及卷1大部分内容的日本古卷子抄本残卷。
奇经八脉考
知书房
奇经八脉考
李时珍 著
《奇经八脉考》中医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9519
奇书,医道之精华。细读得真理,粗看获启发。需要时可读,平常也可读。初学需看,老手也需看。正着看明白,反着看得深。白天可以看,深夜也能看。富人读了有用,穷人读了也有用。生病时要读,健康时也要读。神佛不如体悟,体悟不如实证。实证之门!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客771895
医书多言治法,《血证论》一书却在血证专论上笔走龙蛇,切中肯綮。多数读者只看到止血化瘀之术,我却更钦佩唐容川敢于将血证单独成篇的胆识。历代医家多随大流,他却能跳出窠臼,从血之源头立论,实为难得。医者治病易,论病难,能以缜密思维梳理繁杂血证,更见其真功夫。读此书时,每每为其抽丝剥茧的论述所折服,不愧为血证之绝响。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客753673
"夫医之为道也,不通天地人,不足以言医;不通古今,不足以言通。"本书以脏腑为核心纲目,从气血关系阐释血证机理,其辨证思维之严谨,君臣佐使之精妙,实为医者临证之明镜。此书中对咳血、吐血、便血等三十余种血证的辨治要诀,不仅承继《内经》要旨,更融汇金元四家之精华,所载方剂切中肯綮,读之如见唐氏亲手调燮阴阳之妙。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