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2179
2025年06月27日
在书店翻到《袁阳源集》,很多人看到的是名篇佳句。我更注意到袁阳源身处乱世却能写出昂扬之词。当时南朝动荡,文人多愁苦。他却能不厌其烦地歌颂节气,这很难得。他的文字越读越有味道,有一种南朝士人少见的豪迈气概。逢人就说这本集子好,是因为它让我看到六朝文学的另一面,不是只有靡靡之音。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著
三国魏曹丕撰。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沛郡谯(今安徽亳县)人。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曹丕在政治上继承曹操,利用吴蜀的矛盾和互相攻伐,使魏获得暂时安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也比较重视,所以郭沫若说他是“一位旧式明君的典型”。曹丕在文学上也是曹操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形式多取材于乐府,与曹操相同;内容偏重抒情,写得缠绵悱恻,深婉动人,则与曹操有别。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七言诗,《与朝歌令吴质书》、《与吴质书》是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典论·论文》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的作用。因此,曹丕是建安时期有影响的文学家。《隋书·经籍志》载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现今流传的《魏文帝集》是后人辑录的,收辞赋散文约30篇,诗歌约40首。有明张燮所编《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所辑刻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近人丁福保所辑《汉魏六朝名家集》本等。世传《魏文帝集》,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六卷本。
哀永逝文
知书房
哀永逝文
潘岳 著
辞赋名篇。西晋潘岳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本文作于元康六年,为亡妻送殡之辞,描写了作者和亲属哭别、送葬、安葬、归来哭祭的一天殡葬活动。清晨,嫂侄慈姑、作者自己及送殡者,“咸惊号兮抚膺”;拆席送葬时,凄切增欷,俯仰挥泪;将灵柩安葬之后,“归反哭兮殡宫,声有止兮哀无终”。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多层面抒写作者自己对亡妻永别的悲痛情感。先是叙事显情,逝日永长,离居遥远,终天不返,以示绝别的悲哀;接着想象亡妻仿佛徘徊故宇不忍离去,以幻觉突现思念深情;再用外部自然悲景来烘托,马回首不前,鱼仰沫失濑,风冷冷入帷,云霏霏承盖,因物写人,悲痛难言;又用“遇目无兆,寤寐弗梦”的希望之破灭,将悼念之情写到极端。全文叙事言情,真实具体,流自肺腑,富有感染力。汉武帝的《李夫人赋》也是用幻觉、悲景、梦幻来写思念之情,本文不能说不受其影响,而凄凉深婉则远过之。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著
南朝齐诗文别集。一名《萧竟陵集》。萧子良撰。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次子,封竟陵郡王。据《南齐书》本传,萧子良“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诫”。《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40卷,两《唐书》著录《齐竟陵王集》30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子良诗文较完备。
精选书评
知书客157454
自八月中旬至十月初读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时间。袁阳源的文集收录了他的奏议和诗文,每一篇都写得很有力量。这个人出身不高,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大官。他的文章说理清楚,办事也实在,让人看了很受鼓舞。我特别喜欢他写给皇帝的那些建议,既有胆量又有办法。读完觉得做人做事都要像他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壬寅秋日记于北京。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687598
袁阳源诗文峭拔峻洁,行文如刀,锋芒毕露。其《白马篇》尤见风骨,寥寥数语勾勒出壮士慷慨之态,读来令人凛然。集中颇多感时伤世之作,却无颓唐之气,反见刚烈本色。与同时代文人的婉约绮丽相比,袁阳源独树一帜,以气胜而不以词胜。观其文章,如见其人,宁折不弯的品格跃然纸上。南朝文坛有此异数,实为难得,可惜传世之作太少,难窥全豹。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611826
"文虽简略,理实要害"——袁阳源文章之精髓,尽在此言。其集如泉涌地出,清澈见底,却又深不可测;似孤松立雪,铮铮傲骨,犹带三分温润。公之文,谈玄则妙入毫巅,论事则切中肯綮,一代清言,尽洗六朝铅华,独留冰雪聪明。读其集,恍若与竹林贤士对坐清谈,尘俗之虑,一时俱遣。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