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4194
2025年07月05日
这一部,叫人又恨又爱。分明是锦绣文章,偏又令人如坠云雾。顺读如入迷宫,倒读更是昏沉。达者只见其美,迷茫者徒生愁绪。功名场上该读,失意时更该读。可这路数,明明白白却又模模糊糊。解不开的结,偏又叫人放不下。求智反增困惑,解惑却添新疑。人生的迷局啊,尽在这水墨丹青间忽隐忽现。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幽通赋
知书房
幽通赋
班固 著
汉赋。东汉班固作。这是一篇骚体述志兼抒情的作品。始见于《汉书·叙传》,萧统收入《文选》,又略见于《艺文类聚》,都未曾标明此赋有序。惟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全后汉文》录用了卫灵公驱逐太子之事,作为该赋的序,似显牵强附会。班固自叙此赋主旨是“致命遂志”,即极言人间吉凶命运,进而表明自己处世态度。其妹班昭曾为之作注,李善注《文选》时每每称引之。此赋开篇从班氏始祖颛顼写起,再历数先辈的光辉业绩及由楚迁晋,尔后仕汉的历史,自己梦想着同祖先一样去建功立业:“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佛”。同时作者从大量事实中意识到:天地无穷,艰多智寡,变化相诡,难料始终;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上,欲达到一定的目标,就必须“贵圣人之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以先圣之大道为模式,以天纲为训诫,以精诚信实的态度去努力,才能通于“神灵”,达于世情,有所做为。结尾部分的“乱曰”里,作者再度申明:“舍生取谊,以道用兮”。该赋通篇模仿楚辞特别是《离骚》,但内容较为单纯,讲究铺陈堆砌,在形象的个性化方面也远不及屈原的作品。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风赋
知书房
风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后人或疑为伪托。旧题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撰。见于《文选》卷13。这是一篇巧妙的讽谏性作品,借楚王和宋玉的问答,展开关于“风”的文章。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风,即“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赋)》、 《智(赋)》,宋玉《风(赋)》……,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6129
翻阅《扬子云集》,总觉其文辞艰涩,如入雾中。扬雄好为奇字,刻意求深,反使意旨晦暗不明。虽《太玄》《法言》等篇,后世推重,然读来如嚼枯木,殊少滋味。彼时文士争相效仿,实则徒具形式,未得精髓。我每览其卷,辄生倦意,不知其奥义何在。或谓其学问渊深,然以文害意,岂非学者之失?盖才高而不知节制,遂使明珠蒙尘耳。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知书客981329
自八月至十月读完这篇赋,花了两个月时间。开头写神女之姿,中间写人神相遇,结尾写怅然若失,我反复看了许多遍。宋玉写神女之美,写出了形态,也写出了神韵,读起来如在眼前。他写相会时的情态,既含蓄又真切,让人读后怅惘不已。至于文辞的华美,意境的深远,那是不必多说的。壬寅深秋记于北京。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知书客206729
智囊,千古之绝响。妙哉、奇哉、绝哉!可清晨研读,可深夜揣摩,可战时参考,可闲时品鉴。得意时当读,失意时更当读。帝王可取其谋略,布衣可学其修身。兵临城下时急需,太平盛世亦需。求神不如求己,问卜不如问策。问策之源!但见字字珠玑,又觉句句重负。为相者读之汗颜,为将者读之胆寒。智近于妖,忠近乎愚,令人既敬且畏,既慕且叹。
诸葛亮集
知书房
诸葛亮集
诸葛亮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