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52448
2025年08月01日
有人从《高唐赋》里看到云雨巫山的绮丽想象。有人读到楚王与神女相遇的浪漫传说。而我翻开这些文字时,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那些华丽的辞藻像隔着一层雾,怎么也看不真切。古人笔下描绘的仙境越美好,越让我感到现实的平凡与无力。我想抓住些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字,在今天看来就像一场醒不来的梦。我们真的能理解古人的世界吗?还是永远只能隔着时光的长河,远远地望着?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著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
哀永逝文
知书房
哀永逝文
潘岳 著
辞赋名篇。西晋潘岳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本文作于元康六年,为亡妻送殡之辞,描写了作者和亲属哭别、送葬、安葬、归来哭祭的一天殡葬活动。清晨,嫂侄慈姑、作者自己及送殡者,“咸惊号兮抚膺”;拆席送葬时,凄切增欷,俯仰挥泪;将灵柩安葬之后,“归反哭兮殡宫,声有止兮哀无终”。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多层面抒写作者自己对亡妻永别的悲痛情感。先是叙事显情,逝日永长,离居遥远,终天不返,以示绝别的悲哀;接着想象亡妻仿佛徘徊故宇不忍离去,以幻觉突现思念深情;再用外部自然悲景来烘托,马回首不前,鱼仰沫失濑,风冷冷入帷,云霏霏承盖,因物写人,悲痛难言;又用“遇目无兆,寤寐弗梦”的希望之破灭,将悼念之情写到极端。全文叙事言情,真实具体,流自肺腑,富有感染力。汉武帝的《李夫人赋》也是用幻觉、悲景、梦幻来写思念之情,本文不能说不受其影响,而凄凉深婉则远过之。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著
三国魏曹丕撰。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沛郡谯(今安徽亳县)人。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曹丕在政治上继承曹操,利用吴蜀的矛盾和互相攻伐,使魏获得暂时安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也比较重视,所以郭沫若说他是“一位旧式明君的典型”。曹丕在文学上也是曹操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形式多取材于乐府,与曹操相同;内容偏重抒情,写得缠绵悱恻,深婉动人,则与曹操有别。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七言诗,《与朝歌令吴质书》、《与吴质书》是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典论·论文》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的作用。因此,曹丕是建安时期有影响的文学家。《隋书·经籍志》载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现今流传的《魏文帝集》是后人辑录的,收辞赋散文约30篇,诗歌约40首。有明张燮所编《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所辑刻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近人丁福保所辑《汉魏六朝名家集》本等。世传《魏文帝集》,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六卷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29216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作为一个文科生,我竟然直到研究生阶段才真正静下心来品读宋玉的《高唐赋》。这篇流传千年的楚辞经典,就像一坛尘封的美酒,初尝时只觉得辞藻华丽得令人目眩,细品后方知其中藏着整个楚文化的精魂。 那些华丽得近乎奢侈的描写——"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的山势,"砾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知书客138450
《高唐赋》铺陈华丽,却总让人觉得是刻意堆砌辞藻。宋玉写神女入梦,看似浪漫,实则不过是借神女之名逞文人之欲。那些云雨巫山的隐晦描写,与其说是艺术想象,倒不如说是用文字玩味的低级趣味。通篇读下来,只觉作者沉溺于表面华美,对情感的刻画却浅薄不堪。这般作品竟能流传千年,实在令人齿冷。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知书客964094
赋有词藻堆砌之病。明明很简单的事,非要绕几个弯来说。景物描写太多,读起来很费劲。开始还能看明白,后面就觉得很假。作者故意卖弄文采,搞得文章很做作。读完后没什么收获,反而觉得很累。比如"巫山"那段,完全没必要写那么长。表达思想的朋友不适合读,想研究古文的人也不该从这里开始。总之,这是一篇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