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2876
2025年09月03日
南京地方志中的珍贵古籍《丹阳记》是六朝时期的重要文献。《丹阳记》、《吴地记》和《会稽记》都是研究江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在中国古代地方志中,《丹阳记》记载的内容最详细,保存最完整,现在仍然很有价值。《丹阳记》的作用很大。书中关于地理环境的记录很准确,关于风土人情的描述很生动,关于历史事件的记载很可靠,关于经济发展的统计很全面。有的是直接引用,更多的是慢慢影响后来的地方志写作。 读完觉得作者很认真,整理资料的人很负责。作者写的内容很真实,观察很仔细,描述很具体,用词很准确,表达很清晰。每一段话都很重要,每一句话都很实在。文字朴实,记录真实,可以称为"写实不夸张,记事不虚美"。 书中记载的人物和事件很难简单评价,每个读者都有不同看法。值得高兴的是作者记录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让人看到普通人的努力。值得思考的是作者也如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让人了解历史的复杂性。值得学习的是作者坚持实地调查的态度,让人明白做学问要认真。值得记住的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让人感受到爱国爱乡的情怀。 南朝学者刘孝标说《丹阳记》很重要,是了解江南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这本书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是作者经过长期调查,收集大量资料才完成的。
丹阳记
知书房
丹阳记
山谦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鄱阳记
知书房
鄱阳记
刘澄之 著
刘澄之纂刘宋朝修本,佚《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十二望夫冈、莲镬、沙堆、清湾、白云亭,录晋刘澄之《鄱阳记》五条。《中国古方志考》,《鄱阳记》宋,《说郛》本。宋刘澄之纂。按,是《记》《说郛》本题晋刘澄之,其清湾条有隋开皇中太守梁文谦,白云亭条有隋州刺史题诗,当是后人续补。
岭外代答
知书房
岭外代答
周去非 著
区域志。南宋周去非撰。 十卷。去非字直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庆进士。淳熙间为广南西路桂林通判。归后,以答客问于淳熙五年(1178)写成此书。约七万五千字。内容含地理、边帅、山川、岩洞、风土、服饰、法制、食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古迹和蛮俗等。原书久佚,后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编入《知不足斋丛书》,共十卷,列二十门,总二百九十四条。《四库全书》收编时云: “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诸书,叙述为详。”“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记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等本。
荆楚岁时记
知书房
荆楚岁时记
宗懔 著
梁代宗懔撰。1卷。古代记述岁时风俗的名著。按时序记录古荆楚地区节令风俗。自元日至除日,凡36事,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正月七日为人日;立春,正月十五;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又如春分、寒食、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一,秋分、九月九、十月朔日(秦岁首)、仲冬之月,冬至、十二月八为腊日、暮日、除夕等。原书早佚,今传世1卷本亦残缺不全。后晋刘㫬《旧唐书·经籍志》载:“《荆楚岁时记》十卷,……又二卷,杜公瞻撰”。杜氏乃注本。至今其卷数说法不一。注本除杜氏外,尚有五代前蜀之杜光庭本,今已无考;有元末陶宗仪辑《说郛》百卷本;明何允中辑《广汉魏丛书》本;清代《四库全书》本以及民国《四部备要》本等。因保存大量珍贵的民俗资料,历来多为人所引称,流传广泛。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民俗传承、源流,具有重要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8762
《丹阳记》写刘宋时期的丹阳郡,很真实。作者记录地方风物,比如城池、山水、寺庙,都很仔细。书中还提到一些民间故事,虽然不是正史,但能让读者了解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这本书的写法很朴素,没有夸张的修饰。作为一部早期的方志,它保留了六朝江南的重要资料。虽然内容不算多,但每一条记载都有价值。研究历史的人应该看一看。
丹阳记
知书房
丹阳记
山谦之
知书客984427
翻完《丹阳记》,心里窝火。山谦之写这本地方志,态度敷衍,内容东拼西凑。他根本没用心考证,很多地方乱写一通。后人研究六朝地理,被这本书坑了不少。最气人的是他把传闻当史实,错漏百出。有人夸他保存史料,其实是给史料掺假。看这种书浪费时间,不如直接看《建康实录》。
丹阳记
知书房
丹阳记
山谦之
知书客484046
山谦之的《丹阳记》表面写地方风物,实则全是马屁文章。这人写书目的不纯,专挑权贵喜欢的说辞。书中把丹阳吹得天花乱坠,却回避民生疾苦。史料价值极低,连基本事实都歪曲。他最擅长粉饰太平,和当时那些趋炎附势的文人一个德行。这种书能被传下来,纯粹是因为符合统治者的胃口,根本不配称为地方志。
丹阳记
知书房
丹阳记
山谦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