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3821
2025年09月04日
《难经》文简而意深,重在阐发医理,非独解《内经》,亦自成一家;滑寿注详而说备,疏通句读,诠释奥义,然少辨正,故解时有偏,当参读《黄帝内经》以明其源流、辨析异同,又须兼考王九思、张世贤、丁锦诸家。若不愿深究医理,亦可略观其大旨。《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滑氏谓“手太阴之动脉在寸口”,实本《内经》,然未明言其所以独取寸口之理,当参《素问·经脉别论》补其未备。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扁鹊心书
知书房
扁鹊心书
窦材 著
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卷下除续载部分病症外,“扁鹊神方”收有94方,分别介绍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当数量的方剂不见于宋以前的医籍,并保留有我国较早的麻醉方剂—睡圣散,颇具参考价值。
千金方
知书房
千金方
孙思邈 著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著
中医临床医学专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唐宗海著。书成于光绪十年(1884),现存有光绪十年刻本及嗣后刊刻的十余种刻本。光绪十六年唐氏家藏板刻本其后附有《医学一见能》。光绪十八年江顺成书局出版唐氏《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收录此书于其中。1958年及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铅印本。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共收200余方。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6944
古医书,读来如坠雾中。似懂非懂,似悟非悟。可正着读,可反着读,可逐字抠,可囫囵吞。清醒时读,昏沉时也读。医家可钻研,常人可琢磨。疑难杂症时求解,百思不解时求解。背方不如懂方,懂方不如用方。用方之道!这《难经》着实难啃,每每翻看,总觉在迷宫里打转,偏又放不下。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客996882
读《难经》的时候,很多人称赞它诠释了《黄帝内经》的奥妙。但我发现里面有不少说法和《内经》矛盾。比如脉诊的部分,它提出的理论明显和《内经》不一样。有人说是发展,但更像是为了自圆其说硬凑出来的。最奇怪的是,它把很多病症简单归结为"虚"或"实",这种二分法太机械了。一本标榜解释医理的书,反而制造了更多问题。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客215870
奇书,医术之巅。难,亦不难。静心可读,浮躁也可读。初见迷惑,细读豁然。初学者可学一点,老医生可学更多。生病时该看,健康时也该看。书中道理,有的简单,有的深奥。学医不如懂医,懂医不如通医。后来人看它,说是古书;真正懂的人看它,觉得永远新鲜。治病有它,养生有它,道理都在里头。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