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了何逊的诗集,整个人安静很多。他的诗很淡,但味道很长。以后心烦的时候还会拿出来翻一翻。写诗和做人一样,都要慢慢来。 何逊的诗里有很多水。他写水写得特别好。水在他笔下是活的,能说话,能传情。他写"水光浮落日,霞彩淡轻烟",把水写得这么美,是因为他看得仔细。我们看水就是水,他看水里面有整个天空。 他的诗都很短,但意思很深。比如"林密户稍阴,草滋阶欲暗",就两句话,把夏天的感觉全写出来了。读他的诗要慢慢读,读完要想一想。读太快就浪费了。 何逊这个人很实在。他当官当得不顺,但诗里从来不抱怨。他写"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心里难受,但话说得克制。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喊苦,真该学学他。 他的诗里常写孤独。一个人在船上,一个人在月下。但他不觉得孤独不好。他写"幽栖多暇豫,从役知辛苦",把孤独写成了一种享受。这很了不起。 何逊对待文字很认真。每个字都反复推敲。他写"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雨是"滴"的,灯是"暗"的,一个字都不能改。现在人写东西太随便,应该学他这种态度。 读完整本诗集,最大的感受是做人要像他写诗一样。不着急,不吵闹,把事情看透,把话说准。日子要慢慢过,诗要慢慢写,路要一步一步走。急了就什么都做不好。 何逊的诗像一杯清茶。刚喝觉得淡,喝久了才品出味道。这个时代太快了,我们需要这样的诗让自己慢下来。以后遇到烦心事,我就读读他的诗。
何水部集
何水部集
何水部集
何逊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反离骚
反离骚
反离骚
扬雄  著
辞赋。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或称《反骚》。《汉书·扬雄传》引其“自序”言:扬雄每读屈原文“未尝不流涕……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后两篇已佚,《反离骚》独存。此文为扬雄早期之作品,写于阳朔元年(前24)尚居蜀时。文章模拟《离骚》之形式及词汇,表明了作者对屈原之态度:一方面同情屈原遭遇之不幸,受浊世陷害,为佞人小臣所谗。另一方面又批评屈原,谴责其未及早发觉楚王之昏暗,自丧芬芳,终于“投江而死”。扬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汉书·扬雄传》)作者给屈原提个代称,说他是“湘累”。《汉书》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扬雄虽承认屈原“竭忠诚以侍君”,但他早该“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故作者主张屈原当与“神龙之渊潜”一般,“俟庆云而将举”。对屈原最后决定自杀,作者说:“蹠彭咸之所遗”(投江而死),这是“弃由聃之所珍”。由为许由,聃为老子,皆为古代隐士。作者谴责屈原投江而死,不如二人隐德自珍,全身远祸,这些都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反离骚》艺术成就不高,刘勰说“极思功寡”(《文心雕龙·哀吊》),诚为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