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31411
2025年07月30日
在何逊的《何水部集》中,大多数读者会注意到他清新自然的山水诗风。而我更关注他作为官员在诗文中流露的务实态度。诗人常以风月自许,何逊却能在公务之余保持创作热情。他的诗不故作高深,语言平实,却透出对民生的关切。这种平衡仕途与诗心的能力,在南北朝文人中并不多见。他的作品证明,文学价值未必需要脱离现实。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著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前后集各十卷。自宋代起,一般只著录十卷。现存江淹集有《自序传》说:“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但《自序传》写于35岁,其集中可考订写作年代者大都作于此前,此集当是“前集”,“后集”早已亡佚。江淹集现存版本有十多种。依照编排方式可分二类:一是按赋、诗、文大类编次,又按年代排列,如《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梁江文通文集》10卷(附清叶树廉辑《校补》1卷)、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及元钞本;二是既分赋诗文大类又分章表启诏等小类,如明代张燮刻本《七十二家集》、稍后张溥辑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江醴陵集》(《四库全书》本作《梁江淹集》)2卷。《四库全书》所收《江文通集》4卷,为清乾隆间梁宾以张溥本为底本、用汪士贤本等校订刻印。明万历间胡之骥注刻的《江文通集汇注》,是现存唯一注本。此本共10卷,卷一、二收赋,卷三、四收诗,卷五至卷十收颂、赞、章、表等文,今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李长路、赵威点校本,卷末附有“江文通集佚文”、“南史江淹传”,江淹作品于此大体齐全。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4862
读《何水部集》时,有人看到的是南朝诗人的清丽词句,有人感受到的是山水之间的隐逸情怀。而我却从中发现了一个文人在动荡年代的生存智慧。何逊的诗没有宏大叙事,他用细腻的笔触记录日常生活,在简朴中发现美。这种创作态度对当代文学仍有启发意义。诗集中的羁旅之作尤其动人,展现了文人在仕途与隐居间的矛盾心境。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知书客356620
自八月至十月读完全书,用了两个月时间。其中附录部分简要浏览,未作深究。何逊诗作清新自然,写景抒情皆有独到之处。他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打动人心。南朝诗人中,他的成就确实突出。这些小诗看似简单,其实包含深刻的人生体会。读完后感觉受益良多,值得反复品味。壬寅初冬记于北京。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知书客662125
自暮春开卷至仲夏掩册,历时二月有余方得遍览此集。魏武之文,气韵沉雄,间有慷慨激越之音,令人想见横槊赋诗之概。观其令敕书表,文风简练明快;赏其乐府歌行,胸襟开阔非常。以枭雄之资而擅文藻之胜,开建安风骨之先河,宁非奇绝?其间"老骥伏枥"一章尤为脍炙人口,反复吟诵,愈觉其志气不可及也。庚子暑月雁回斋主读后漫题。
魏武帝集
知书房
魏武帝集
曹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