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4242
2025年09月04日
读完《何水部集》,竟有些舍不得合上。这般清丽脱俗的文字,在六朝诗坛独树一帜,让人不由得为这位乡贤感到骄傲。若论南朝诗人的炼字功夫,何逊当属第一流。他的诗不像谢朓那般刻意求工,却在平淡中见出真功夫,字字都像是从心里自然流淌出来的。 最叫人称奇的是他写景的笔力。那些"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的句子,看似随手拈来,实则字字精当。我尤其爱他写水,仿佛每一道波纹都能在纸上流动。这种对自然的观察之细,表现之准,后来者难有企及。杜甫说"颇学阴何苦用心",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他的诗里总带着淡淡的愁绪,却不显得矫揉造作。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正是六朝诗人最可贵的地方。比起同时代那些堆砌辞藻的作品,何逊的诗就像清泉一般沁人心脾。我常想,若是他能多活些年岁,或许能写出更多这样动人的篇章。可惜天不假年,只留下这薄薄一册,却足以让后人体会到什么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了。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南朝宋诗文别集。一名《袁忠宪集》。袁淑撰。袁淑字阳源,死后追赠太尉,谥忠宪。据《宋书》本传,袁淑有文集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袁淑集》11卷,其中包括录1卷,又说明“梁十卷,录一卷”,可见《隋志》所见即南朝旧本。《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著
三国魏曹丕撰。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沛郡谯(今安徽亳县)人。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曹丕在政治上继承曹操,利用吴蜀的矛盾和互相攻伐,使魏获得暂时安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也比较重视,所以郭沫若说他是“一位旧式明君的典型”。曹丕在文学上也是曹操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形式多取材于乐府,与曹操相同;内容偏重抒情,写得缠绵悱恻,深婉动人,则与曹操有别。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七言诗,《与朝歌令吴质书》、《与吴质书》是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典论·论文》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的作用。因此,曹丕是建安时期有影响的文学家。《隋书·经籍志》载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现今流传的《魏文帝集》是后人辑录的,收辞赋散文约30篇,诗歌约40首。有明张燮所编《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所辑刻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近人丁福保所辑《汉魏六朝名家集》本等。世传《魏文帝集》,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六卷本。
风赋
知书房
风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后人或疑为伪托。旧题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撰。见于《文选》卷13。这是一篇巧妙的讽谏性作品,借楚王和宋玉的问答,展开关于“风”的文章。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风,即“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赋)》、 《智(赋)》,宋玉《风(赋)》……,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4862
读《何水部集》时,有人看到的是南朝诗人的清丽词句,有人感受到的是山水之间的隐逸情怀。而我却从中发现了一个文人在动荡年代的生存智慧。何逊的诗没有宏大叙事,他用细腻的笔触记录日常生活,在简朴中发现美。这种创作态度对当代文学仍有启发意义。诗集中的羁旅之作尤其动人,展现了文人在仕途与隐居间的矛盾心境。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知书客356620
自八月至十月读完全书,用了两个月时间。其中附录部分简要浏览,未作深究。何逊诗作清新自然,写景抒情皆有独到之处。他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打动人心。南朝诗人中,他的成就确实突出。这些小诗看似简单,其实包含深刻的人生体会。读完后感觉受益良多,值得反复品味。壬寅初冬记于北京。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知书客931411
在何逊的《何水部集》中,大多数读者会注意到他清新自然的山水诗风。而我更关注他作为官员在诗文中流露的务实态度。诗人常以风月自许,何逊却能在公务之余保持创作热情。他的诗不故作高深,语言平实,却透出对民生的关切。这种平衡仕途与诗心的能力,在南北朝文人中并不多见。他的作品证明,文学价值未必需要脱离现实。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