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3
发表书评
这部书看起来很高深,其实没什么用。写文章的人看不懂,不写文章的人更看不懂。古人说的话,现在的人怎么用得上?它说要这样写那样写,可是现在谁还按这个来?说它是经典,但经典不一定都正确。有些人觉得它好,是因为他们不敢说不好。书里讲的道理,随便找本现代写作书都比它清楚。花时间读这个,不如去写几篇文章练练手。
从《文心雕龙》中读来,随着年岁渐长,愈发惊叹刘勰对文章之道的洞见。今人写文章总难逃浮躁之气,或是堆砌辞藻,或是流于说教,偏偏少了那份"神与物游"的自然。想到书中论"风骨"一节,方知好文章既要如清风拂面,又需有铮铮骨力,这道理看似简单,落到实处却何其艰难。
细品《情采》篇时,不免感慨万千。当下文字或滥情矫饰,或干瘪无趣,能如刘勰所言"为情而造文"者实在稀少。每每提笔,总想起他说的"夸饰有度",这才惊觉自己从前下笔时的不知节制。
最触动我的还是《神思》篇中"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之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守住一颗虚静之心来作文读书,竟成了奢侈。文心雕龙,雕的何止是文章,更是为文者的心性啊。
刘勰的《文心雕龙》摊在灯下读,批阅十载,字字皆心血。今人常叹其为文论圭臬,却鲜少有人注意到他在骈文泛滥的时代敢于创新的锋芒。当别人在雕琢对仗时,他却在探讨"神与物游"的真谛。最令我慨叹的是第六章《情采》,将虚华词藻比作"翠纶桂饵",反而钓不到鱼——这等清醒,在浮夸成风的齐梁之际何其难得。可惜后世学人常将他奉为教条,恰恰背离了他反对机械模仿的本意。
《文心雕龙》堪称中国文论巅峰,刘勰以非凡智慧构建了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至今仍闪耀着夺目光芒。这部作品不仅系统阐述了文学创作规律,更展现了作者宏阔的文学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读其文如见其人,字里行间流露着刘勰对文学的赤诚热爱与独到见解。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