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乌托邦
乌托邦

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乌托邦》(Utopia)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 该书分两卷,第一卷借一位旅人之口,谈他周游列国所见,由此而导入对英国当时情况的观察与批判;第二卷才是对以“乌托邦”命名的一个想象的国家的描述。 《乌托邦》一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更多
书评  · 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78778
这本书让我很纠结。一方面我理解莫尔写《乌托邦》的初衷是好的,他想借这个虚构的岛屿来批判当时欧洲社会的腐败和不公。但是另一方面,书中描绘的所谓理想社会实在太过完美,完美到让人觉得虚假和不切实际。 我觉得最别扭的是莫尔对乌托邦社会的描述。他说那里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平等,大家都自觉劳动。这种设定听起来很美好,但细想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他提到乌托邦人每天工作六小时就能满足所有需求,这明显不符合现实。更让人出戏的是,书中说乌托邦人没有任何欲望,所有人都安于现状。这种设定让整个社会显得死气沉沉,缺乏真实感。 书中有个细节让我特别不舒服。莫尔说乌托邦的奴隶都是自愿的,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最光荣。这种说法简直是在美化奴隶制。他还说乌托邦人对外战争时会雇佣雇佣兵,因为不愿意让自己的公民冒险。这和他宣扬的平等理念完全矛盾。 不过书里有些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比如莫尔批判当时英国贵族侵占农民土地的行为,这个观点放在今天看仍然很有意义。还有他对教育平等的强调,认为男女都应该接受教育,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思想。 最让我有共鸣的是书中关于金钱的讨论。莫尔说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个观点虽然极端,但确实点出了资本主义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很多矛盾确实都源自对金钱的过度追求。 总的来说,《乌托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出的具体方案,而在于它敢于想象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莫尔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了人们对现实的固有认知。虽然他的设想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地方,但这种大胆想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

@《乌托邦》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