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
灵枢经
佚名

灵枢经

佚名  

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古又称之为《针经》、《九卷》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著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为《内经》的组成部分。本书之成书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后也又续有增补,非一时一人之作。本书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九卷》等。隋、唐时出现多种不同传本,但古版本均已佚,现存系南宋时期史崧重新编校本,名为 《灵枢经》。本书卷次,代有变异,原为9卷,现行的《灵枢经》单行本则为12卷。本书载文81篇。内容十分丰富,论及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解剖学、病因病机学、摄生学、诊断学、治疗学以及医德和医学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其核心理论是脏腑经络学说,论述重点是经络、俞穴、营卫气血的运行和针灸疗法。说理工具有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取类比象。《灵枢经》的问世,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定,并为其后的医学发展尊定了基础,对几千年来的中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虽然书中有些内容至今尚难以证实,甚至不无糟粕,然其内核是合理的。《素问》、《灵枢》合刻本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单行本有元刊本,197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65215
灵枢精微,读透即为医圣。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7394
《灵枢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其思想脉络同样呈现出鲜明的派别特征。这部托名黄帝的典籍,实则融汇了先秦至汉初众多医家的智慧结晶,形成了以经络学说、针刺疗法和养生理论为主体的三大体系。读罢掩卷,不禁感慨:古人将生命奥秘与天地运行之道相参合,竟能构建出如此精妙的医学框架,而各派学说的兴衰沉浮,恰似一曲跨越千年的生命咏叹调。 经络学说的开创者或许已不可考,但其理论在《灵枢》中得到了最系统的阐述。他们将人体比作大地上的江河沟渠,认为气血运行自有其固定轨迹。这种将抽象生理现象具象化的思维方式,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认知智慧。我曾亲眼见证老中医仅凭脉象就能准确指出患者腰腿旧伤的位置,这种诊断的精准性,正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理论基础之上。可惜后世有些医者过分拘泥经穴定位,将活生生的人体简化为刻板的路线图,反而失去了先贤"以意和之"的灵动精髓。 针刺疗法在《灵枢》中占据了近半篇幅,其代表人物当属传说中的岐伯。与后世常见的温柔针法不同,原始九针中竟有类似手术刀的锋针,用于放血排脓。这种刚猛风格与《内经》"毒药攻邪"的思想一脉相承,彰显出早期中医直面病邪的勇气。某次在博物馆见到汉代金银医针,其精巧程度令人惊叹——先民在没有现代工艺的条件下,竟能打造出直径不足毫米的毫针。可惜当今某些针灸师过分追求无痛进针,将治病救人的利器变成了隔靴搔痒的安慰剂,实在有违"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古训。 养生理论在《素问》中更为突出,但《灵枢》同样蕴含丰富的调摄思想。这些主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家,既不同于后来道教徒的炼丹飞升,也区别于俗流的滋补滥补。他们强调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的生活智慧,在当今这个速食时代反而显得尤为珍贵。记得祖父生前坚持"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八十高龄仍能健步登山,这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或许比任何保健品都更接近《灵枢》的本意。可叹现代人要么沉迷科技养生设备,要么迷信奇方异法,将简单朴素的养生真谛抛诸脑后。 三派学说在历史长河中浮沉演变,恰似人体气血的盛衰循环。经络派在后世发展为针灸专科,却逐渐丢失整体观念;针刺派分化为温补与泻实两大流脉,当年的雷霆手段如今多成温柔抚慰;养生派更是在商业浪潮中被肢解成各种碎片化的"健康秘籍"。掩卷沉思,医学发展的吊诡之处在于:当技术日趋精微时,那个将人体视为小宇宙的宏大视角反而模糊了。《灵枢经》留给今人最宝贵的遗产,或许不是具体的穴道针法,而是那种将生命置于天地之间考量的思维格局。在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今天,重读这部黄绢旧卷,总能让人在科技狂欢中保持一份对生命奥秘的敬畏。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9635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64390
《灵枢经》凝聚千载医学智慧,阐发人体奥秘,如书中所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诚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之瑰宝。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6458
读《灵枢经》就像在聆听一位智慧长者的谆谆教诲,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这部经典告诉我们,养生之道不在远方,而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保持气血通畅就是养生的根本,气血瘀滞的人难以健康长寿,即便外表看似强壮也是虚有其表。 真正懂得养生的人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所以也能与万物和谐共处,他们的生活方式暗合天地运行的法则。能让身体保持舒适就是养生之道,经络不通要比外在的伤病更值得警惕。顺应四时变化的人在生活中不会违背自然法则,能够恬淡虚无地修身养性,五脏六腑之间也维持着平衡。 违背自然规律会让一个人的精气耗散,阴阳失调,百病丛生,在任何季节都难以安康。为了一时的快感而放纵欲望破坏身心的和谐,这些都是违背养生的行为。不从作息和饮食上调整,服用再多名贵药材也是徒劳,伤身就是伤身! 想要指导他人养生自己先要践行健康之道。最上乘的养生就是顺应自然;想要改善他人的体质先把自己的体质调理好,把内在平衡维护好才能拥有真正的健康。你尊重身体的需求,你的状态是平和的,生命也会回馈你安康,这是养生之理。 视天地自然为我的老师,视万物生长为我的榜样,宇宙间处处都是我的学堂,因为我是一个求道者,为生命而修行。调养至道,对身心保持觉察,形神合一,能够安顿身心者才有治病的根本,自己都调理不好如何帮助他人康复? 最后要问:完全按照古法养生就是正确吗?并非如此,古法如果不符合当下实际,盲目照搬反而会适得其反,能够变通运用经典智慧,养生就不会走入误区;时代在变化,智者就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方法,就像扁鹊对待不同病人那样,不要拘泥于固定模式而违背养生真谛。 如果某种养生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合现代生活都不调整,那是一个智者该做的吗?养生之道,贵在得其中和,明其变通。读《灵枢经》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在尊重传统智慧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养生,是让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2025年07月3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