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表
论书表
虞龢

论书表

虞龢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12677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廊中,虞龢的《论书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深厚的艺术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份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文献,不仅展现了虞龢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更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审美趣味。作为一位生活在刘宋时期的书法理论家,虞龢以其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系统的理论思维,将书法艺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 虞龢出身于会稽余姚的名门望族,其家族世代与书法艺术结缘。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他自然对书法艺术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与感悟。在《论书表》中,他不仅记录了当时流传的重要书法作品,更创造性地提出了"古质今妍"的书法发展观,这一观点至今仍影响着我们对书法艺术演变规律的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风格的对比分析,展现出了惊人的艺术洞察力,这种将具体作品分析与宏观理论建构相结合的论述方式,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论书表》最令人叹服之处在于其将书法艺术置于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虞龢不仅关注笔墨技巧,更注重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他提出的"天然"与"功夫"的辩证关系,道出了书法创作中天赋与勤奋的微妙平衡。在论述过程中,他常常以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抽象的艺术原理,如用"如印印泥"来形容笔画的力度,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使得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细读《论书表》,常为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书法艺术的虔诚与热爱所感动。虞龢对前人书法作品的品评既客观公允,又饱含深情,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学术真诚。他对书法收藏状况的详细记录,对作品流传过程的严谨考证,都体现出一位真正学者的严谨态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理论阐述中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成见。 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史料内容,更在于它所展现的思考方式。虞龢将书法视为一种生命体验的表达,这种观点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今天,重新品读《论书表》中关于笔墨神韵的论述,不禁让人怀念那种通过一笔一画与古人对话的纯粹乐趣。这份文献不仅是书法理论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生动注脚,值得每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反复研读与思考。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28052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此句道尽《论书表》中人与书的深厚情谊,笔墨间流淌着对典籍的钟情与守望。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44148
这篇《论书表》读来实在令人如鲠在喉。虞龢看似在探讨书法艺术,实则处处透着文人相轻的酸腐气。那些对二王书法的过分吹捧,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尽是趋炎附势的嘴脸,让人不禁怀疑这究竟是在评书法,还是在拍马屁。 说什么"羲之书字势雄逸",我看不过是把前人笔墨捧上神坛的老套路。这种论调最是害人,让后来者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真正的艺术何须如此造神?那些刻意为之的"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比喻,矫揉造作得令人发笑。书法之道,贵在自然,岂是这等虚浮辞藻所能道尽? 更可笑的是文中对献之书法的评价。"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云云,活脱脱一副以貌取字的势利眼。书法若只论妍媸,与市井评头论足有何区别?我见过不少刻意模仿二王却失其神髓的"书法家",正是被这等论调引上了歧路。真正的艺术传承,应当取其精神而非徒摹其形。 最令人不齿的是文中流露的等级观念。将书法家分为三品九等,看似条理分明,实则暴露出狭隘的审美观。艺术本无高下,只有合不合适。这种强行分等的做法,不过是文人间互相倾轧的工具罢了。 读罢此文,愈发觉得古人论艺往往陷于门户之见。今日我们欣赏书法,大可不必被这些陈词滥调束缚。笔墨随心,方是正道。那些将艺术神圣化的论调,终究会随时代消逝,而真正的好字,自会穿越时空打动人心。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96370
虞龢的《论书表》里经常提到"书道"这个概念。文章中写道"夫书之为道,玄妙难知",这句话很直接地表达了书法艺术的深奥。这是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书道"的说法,把书法提升到哲理层面。虞龢认为书法不只是写字,而是包含宇宙规律的艺术。 文章中还有"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这样的描述。这些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书法的动态美。虞龢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书法,说明他看重书法与自然的联系。这种观点在当时很有新意。 虞龢特别强调书法家的个人修养。他说"凡书贵乎沉静",指出好的书法需要内心平静。这个观点现在看也很实用。他不仅讲技法,更注重书写者的精神状态。 文章里还记录了王羲之的趣事。比如王羲之写字入迷时把墨汁当蒜泥吃的故事。这些细节让古代书法大师的形象更真实。虞龢用平实的语言记录这些事,读起来很亲切。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41517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