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
曙光
弗里德里希·尼采

曙光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将著作命名为《曙光》时,绝非仅为吸引那些"以书名断书"的庸常读者。这个书名喻示着他自身哲学体系的破晓——此前他的思想视野虽未全盘接受,却始终笼罩在叔本华、瓦格纳乃至孔德的阴影之下。《人性的,太人性的》尚属过渡产物,自与拜罗伊特决裂后,尼采在这部作品中竭力重立思想根基,夺回精神自由,摸索着专属的哲学道路。1881年在热那亚春日勃发中写就的《曙光》,正是这位新尼采的黎明。"此书开启了我对道德的征伐",他在自传《瞧!这个人》中如是宣告。正如其鼎盛时期的《快乐的知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论道德的谱系》,本书同样彰显着尼采无与伦比的深度心理洞察力,这种令十九世纪乃至任何时代都黯然失色的洞见,注定使他成为人类精神最锐利的审判官。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17388
随便翻了尼采这本书,看完觉得非常难受。他写的东西太极端了。提出了很多观点但是都没有说清楚。有些话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整本书读下来很累人。完全不推荐大家看。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37155
思想太碎,时间不够。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4265
人生启示录,哲学之光。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69142
尼采在《曙光》里鼓吹的道德虚无,不过是另一种精致的逃避。他砸碎旧神像的姿态看似勇猛,实则暴露了精神上的孱弱——连最基本的道德基准都拒绝承认的人,又如何建构新的精神家园?那些故作惊人之语的格言,像碎玻璃般扎眼却无法拼凑成完整的图景。我们活在需要答案的尘世里,而他给出的只有破坏的快感。当他说"上帝已死"时,分明听见了幻觉里新的神祇在敲门。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8365
每个人生来就要面对虚无,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不断寻找意义。世界不会自动给你答案,你必须自己创造价值。如果足够勇敢,能在混沌中看清自己的道路,坚持那些让你感到真实的东西。然后你会发现,痛苦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开始。很多人放弃了,他们选择随波逐流。有的人虽然坚持却找不到方向,有的人在挣扎中耗尽力气。但你要知道,每个觉醒的时刻都值得。黑暗不会永远持续,只要你愿意寻找光。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