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
李耳

道德经

李耳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79398
失业第三个月重读《道德经》,愈发觉得这五千言像面照妖镜。老子说"道法自然",说"无为而无不为",我盯着银行卡余额,却怎么都参不透这"自然"二字该怎么个自然法。三十岁的人了,明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却还是忍不住焦虑房贷车贷;懂得"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可每次面试被拒仍然忿忿不平。那些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在我这里全变成了生存困境——既要学着"致虚极守静笃",又不得不熬夜改简历。最可笑是读到"知足者富"这句,突然发现连知足的能力都被这个时代剥夺了。但这本破破烂烂的帛书仍放在床头,像在嘲笑我这个俗人:你看得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却学不会在人才市场里不争不抢。或许再过二十年,等被生活捶打得没了脾气,才能真懂什么叫"大器晚成"吧。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16595
从历史意义来看,《道德经》堪称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这部诞生于春秋战国的典籍,以五千余字道破了宇宙运行的玄机,为后世留下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当诸子百家争鸣之际,老子却以超然的姿态跳出世俗纷争,用"道法自然"的哲思为躁动的人心开辟了一片清凉之地。这种返璞归真的思想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犹如一泓清泉浸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灵。 就思想体系而言,老子的"道"既神秘又亲切。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字便构筑起一道思想的屏障,却又在后续章节中通过水、婴儿、山谷等意象将抽象哲理具象化。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在践行"大音希声"的智慧——最深刻的道理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呈现。我对第八章"上善若水"的论述尤为触动,水滋养万物而不争的特性,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这种以自然现象喻道的笔法,让玄奥的哲学变得可触可感。 语言艺术上,《道德经》呈现出独特的韵律美。那些对仗工整的句式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不仅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更暗含阴阳相生的宇宙观。王弼曾评注其"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确实,当读到"治大国若烹小鲜"时,既能会心于其生动比喻,又能领悟治国理政的微妙平衡。这种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让每个汉字都承载着多重意蕴,像压缩的智慧胶囊,在不同时代读者的解读中不断释放新的能量。 然而作为现代读者,我在阅读过程中常陷入矛盾的心境。一方面折服于其超越时空的洞见,比如"知足不辱"对消费主义的警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对欲望本质的揭示;另一方面又难以完全认同某些主张,如"绝圣弃智"的彻底反智倾向。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哲学常让我产生疏离感。这种阅读体验就像与一位睿智但固执的老者对话,时而茅塞顿开,时而欲辩已忘言。 最令我着迷的是文本中蕴含的辩证思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样的表述,打破非此即彼的线性认知,展现出惊人的思维弹性。每当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想起"反者道之动"的提醒,就能在绝望处看见转机。不过我也发现,后世对"无为而治"的解读可能存在偏差——老子的"无为"绝非消极懈怠,而是强调遵循规律的积极作为,这种误解恰恰印证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预见性。 重读《道德经》总会有新的发现,去年令我困惑的章节,今年可能就豁然开朗。这种常读常新的体验,印证了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它不像某些哲学著作那样构建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是以箴言式的碎片化表达,为读者预留无限的阐释空间。或许正如老子所言"大方无隅",真正的智慧从来不会将人禁锢在固定的思维框架里。每次掩卷沉思,都能感受到那种穿越两千五百年的精神共振,这大概就是伟大思想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66167
很多读者说《道德经》晦涩难懂,读起来很费劲。其实这本书原本就是古代的口语记录,用的是春秋时期的日常用语。读不懂的原因在于方法不对。先秦时期的著作都需要掌握基本的文字学知识,最好先了解《说文解字》。 王国维先生讲过读古书的方法,他说:"《道德经》在当时就是普通的谈话记录,现在觉得难懂,是因为我们不懂当时的白话。古代的书都用当时的白话写成,《道德经》用的是楚地方言,楚国在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的语言有差别,所以更难懂。" 《说文解字》可以帮助理解《道德经》。因为《说文解字》是解释古代文字的书,《道德经》里不懂的字词,查《说文解字》就能明白。比如"道"字的本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规律、法则。"德"字的本义是行走,引申为品行、修养。 读《道德经》要注意每个字的原始意义。现在的很多解释都是后人添加的,不一定符合原意。比如"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要回到文字最初的意思,才能读懂老子的本意。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8497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3081
大道至简,万事皆容。李耳的五千言,横可治世,竖可修身。你读时觉得难,其实字字暖心坎。当官的要读,百姓更要读。春风得意时读它,厄运缠身时也读它。读通了能成仙,读不懂也开窍。世上有两种书,一种是《道德经》,一种是别的书。圣人说话就这个样,不跟你绕弯子。越想越明白,越读越通透。这就是咱们祖宗留下的宝贝,天地间的真道理!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