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
尹文子
尹文

尹文子

尹文  

一卷二篇,战国时名家著作,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名家:“《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该书至汉末时已“多脱误”,魏黄初时,仲长氏重作编排条次,定为上下两篇。《隋志》、《旧唐志》记为二卷,《新唐志》著录为一卷。今本分“大道上”、“大道下”两篇,或即魏仲长氏条次整理后的本子。其篇次割移,杂窜入汉以后文字,非《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原书。但书之基本内容仍与尹文思想相符,尚可作为研究尹文的资料。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今本《尹文子》为伪托,“非但为后人伪撰,即仲长统之序,亦后人所依托”(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或曰“即汉末形名说流行时所伪托之书”(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亦有认为“精论甚多,其为先秦古籍,毫无可疑”(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该书上篇专论形名。提出名依形而立,名之作用在“正形”,正形必先“正名”,而正名则需对名“察”“检”。他就名与形的关系提出“三科”“四呈”分类法。主张通过正名定分,各得其所。并分析了名实不一的几种形式。下篇则论刑名法术,颇强调以名法治国。其书主体为倡导名家之说,但其所持思想甚杂,“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核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四库全书总目》)。现存有明万历本,《道藏》本、守山阁本、《四库全书》本等。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1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49923
奇书,让人琢磨不透。阅读时一头雾水,放下后又念念不忘。可以反复看,也可以随手翻。白天看时觉得高明,晚上再看又觉得糊涂。聪明人可能看懂,普通人可能半懂。迷茫时想读,清醒时也想读。研究不如琢磨,琢磨不如实践。关键在于体会。但真的能体会吗?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39087
读《尹文子》时,常常感到一种沉重的无奈。书中的道理很简单,但做到却很难。尹文子说,治理国家要先正名分,名分乱了,百姓就会无所适从。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现实中名分混乱的事情却比比皆是。 尹文子认为,君主应该用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胡乱作为。现在很多管理者恰恰相反,他们总想显示自己的才能,结果把事情越搞越乱。百姓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今天的政策和明天的不一样。 书中提到,圣人治国的关键在于抓住根本。现在很多人做事只注重表面,天天喊着创新,却连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尹文子说,法令太繁杂反而让人难以遵守。看看现在的各种规章制度,多得连专业人士都记不清,普通百姓更是一头雾水。 最让人感慨的是尹文子对名实的讨论。他说名实相符才能取信于人。但现实中名不副实的事情太多了。有些人身居高位却德不配位,有些政策听起来很好却无法落实。名实相违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再相信任何承诺。 尹文子的思想很朴实,但越朴实的东西往往越难做到。书中很多道理放在今天依然适用,可惜能真正践行的人太少。读完之后不禁在想,两千多年前的问题到现在还在重复,这到底是为什么。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7075
治国之道,尹文子说得明白。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9351
《尹文子》是先秦名家的代表作,主要讨论名实关系和治国之道。这本书语言简洁,思想深刻。它提出的「正名」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治国,下篇谈名辩,逻辑清晰。尹文子认为名与实必须相符,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很有意义。书中还讨论了君民关系、法治与人治等问题。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十分丰富。建议从事哲学或政治学研究的人认真阅读。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能需要结合注释才能完全理解。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典籍。学习中国传统思想不能不读此书。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06638
在中国思想史的璀璨星河中,《尹文子》这颗明珠虽不如儒家经典般耀眼夺目,却以其独特的思辨光芒照亮了战国时期的哲学夜空。这部被归于名家学派的著作,与《公孙龙子》并称"名辩双璧",实为研究中国逻辑学不可绕过的里程碑。翻开竹简,仿佛能听见稷下学宫里百家争鸣的余响,那些关于"形名""正名"的讨论,至今仍在现代语言哲学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细读之下,不禁为尹文思想的超前性拍案叫绝。书中"名以检形,形以定名"的辩证思维,比西方符号学早了近两千年。我最爱其"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的论述,将抽象的名理与具体的法度完美融合,这种既重理论又务实际的思维特质,恰是中华文明最迷人的智慧结晶。尹文子对"名实关系"的剖析尤为精妙,读来常让我想起现代语言学中的能指与所指,古人的思维竟与现代学术如此暗合。 书中塑造的"大道不称,大辩不言"的智者形象令人神往。那些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楚人卖珠、宋人得燕石,在幽默中暗藏机锋,让人在会心一笑间领悟名实相悖的哲理。我特别欣赏尹文对"因名以导行"的阐释,这种将逻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智慧,至今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当读到"名宜属彼,分宜属我"时,顿觉职场中诸多纷争都可迎刃而解。 明代思想家宋濂曾赞叹:"尹文之说,简约而宏深,平易而精微。"诚哉斯言!这部著作虽仅存残卷,却如浓缩的智慧胶囊,每读一遍都有新得。最动人的是其"禁暴息兵,救世之斗"的人文关怀,在冷峻的逻辑外衣下,跳动着一颗热忱的救世之心。掩卷沉思,忽觉书中"名正物定,名倚物徙"的道理,不正暗合当下网络时代信息辨伪的困境吗? 最后以书中箴言与诸君共勉:"不为苟察,不以身假物"。在这个标签化的时代,《尹文子》教我们既要有厘清名实的智慧,更要保持超然物外的从容。所谓大道至简,或许就是这般滋味。
2025年07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