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计然
范子计然
范蠡

范子计然

范蠡  

又称《范子问计然》,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书。《旧唐书·经籍志》五行类著录“《范子问计然》15卷”,作者注:“范蠡问,计然答。”《新唐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范子计然》15卷”,作者注:“范蠡问,计然答。”可见这是同一部书。此书到宋代已佚失。《齐民要术》卷三曾引过《范子计然》,但《汉书》、《隋书》均无著录。清代有马国翰辑本《范子计然》三卷,收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清史稿·艺文志》农家类作了著录。另外《清史稿·艺文志》还著录黄奭辑本《范子计然》1卷。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67162
范子计然这本书的文字很简略,但内容很深奥。它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实际是由不同部分拼凑的。注解部分写得很少,让人无法完全理解原意。有些地方的解释很模糊,前后矛盾,让人困惑。 这本书的注释不够详细,经常漏掉重要内容。很多词语没有解释清楚,读者需要自己猜测意思。书中的数字和计算结果经常出现错误,让人怀疑可信度。 如果想要读懂这本书,需要参考其他古代经济著作。最好同时查看古代数学书和农书,才能明白其中的计算方法。如果实在看不懂,可以直接看现代人的研究文章。
2025年07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04597
《范子计然》云:"计然之策,上通天文,下察地理,中悉人事。"
2025年07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54057
读完《范子计然》,一时竟有些踌躇,不知该如何评说这部奇书。它像是从历史的夹缝里漏出来的碎片,带着战国时期特有的那种既务实又玄妙的气息。书中有经世济民的术数,也有近乎巫祝的预言,读来总让人在叹服古人智慧之余,又不禁莞尔——那些关于物价涨跌的测算,竟与今日期货市场的某些规律暗合,而用白狗血禳灾的法子,又显得如此天真可爱。 计然这个人本身就像个谜。他教范蠡的那些道理,三分像经济学家,七分倒像江湖术士。最有趣的是书中那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把天道循环和商人囤货的时机混为一谈,让星象和粮价产生神秘联系。这种思维方式今天看来当然荒诞,但其中蕴含的朴素系统观,反倒比后世某些僵化的儒家经济思想更鲜活。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论述,简直道破了商业的本质。不过那些用蓍草占卜货殖吉凶的段落,读着读着就让人摇头失笑。整本书都透着这种矛盾气质——既有惊人的真知灼见,又掺杂着显而易见的谬误。或许这正是先秦作品的魅力所在,还来不及被后世的正统思想规训,故而格外生机勃勃。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7486
范子计然这本书,讲的是古代经济治理的道理。作者范蠡是春秋时期的人,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转而经商,成为富豪。这本书记录了他的商业思想和治国经验。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其中有很多实用的观点。比如"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意思是东西贵的时候要赶快卖出,便宜的时候要买入。这个道理现在炒股的人也在用。还有"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是说要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提前准备,等需要时就能获利。 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物价情况。比如一石粮食值多少钱,一匹布值多少钱。这些数据对研究古代经济很有帮助。范蠡还总结了商品流通的规律,提出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数字和计算方法。范蠡很注重量化分析,比如计算成本、利润、库存等。这种思维方式在当时很先进。他用数学的方法管理商业,而不是靠感觉。 书中还讲到如何用人。范蠡认为要了解每个人的特长,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怎样识人、用人。这些方法现在看也很实用。 读这本书让我明白,古代的商业智慧并不简单。范蠡把治国和经商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他的方法系统、具体,不是空谈。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很多基本道理仍然适用。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96569
读《范子计然》的时候,我总觉得很困惑。这本书讲了很多经济管理的道理,但有些内容看起来不太实际。书里说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国家就能富强,但具体怎么操作却没说清楚。比如它强调要掌握物价变化的规律,可具体怎么掌握,用什么手段调节,都写得模模糊糊。 更让我困惑的是书里的理想化倾向。它假设统治者都是明君,商人都是诚信的,农民都是勤快的,这种假设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书里把经济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好像只要照搬这些理论就能解决问题。可实际上每个时代的情况都不一样,哪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 还有一点很奇怪,书里有些说法自相矛盾。一边说要轻徭薄赋,一边又说要增加国家收入。一边说要让百姓富裕,一边又主张严格控制市场。这些矛盾让人不知道该相信哪句话。 最有趣的是范蠡这个人的形象。书里把他写得很神,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预测。可是仔细想想,一个人怎么可能对粮食价格、气候变化都了如指掌?这种描写让人觉得不太真实。
2025年07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