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佚名

黄帝内经

佚名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9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89596
不少读者初览《黄帝内经》,辄觉其文辞古奥,义理幽深,往往掩卷而叹。实则此书本是先秦医家对话实录,当时不过寻常问答,犹如今日医者与病患交谈,只因时移世易,语言变迁,遂令今人读之如对天书。细究其理,非是典籍艰涩,实乃吾辈未得门径耳。 昔年随师习医,初见《素问》开篇"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便觉茫然。后得明师指点,方知读先秦医籍当具三重功夫:一须略通训诂,知晓"腠理"非指皮肤纹理,"膏肓"原是膈膜间隙;二要明辨语境,如"神明出焉"非言鬼怪,实指精神活动;三需还原场景,想见师徒问答时竹简窸窣、药香袅袅之景。钱超尘先生曾言:"《内经》字字皆是活医学,句句都有真气血。"此语最得三昧。 尤爱《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欲以微针通其经脉"一句,初读只道是寻常,后见马王堆出土金缕玉衣之经络走向,方悟此"微针"二字,实藏着先民两千年前对人体奥秘的惊人认知。那些看似佶屈的"逆从阴阳"之说,在今之基因研究中竟得印证。每于子夜重读,恍若听见岐伯与黄帝隔世对话,墨色竹简间跃动着永不褪色的生命智慧。 今人若觉《内经》难解,不妨先观当代大家王洪图教授的《内经讲义》,辅以李经纬先生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待胸中有丘壑,再读原文,便觉那些"苍天之气"、"恬淡虚无"之语,忽然都有了温度与呼吸。经典如老酒,愈陈愈醇,关键在得其法而品其味。
2025年07月28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08580
看了很久,还是不懂什么意思。
2025年07月2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32498
看了才懂原来如此简单。
2025年07月26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7863
《黄帝内经》是一部穿越千年的生命智慧典籍,书中"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养生箴言,道出了中医预防思想的精髓,这部蕴含宇宙规律与人体奥秘的经典,至今仍闪耀着超越时代的哲思光芒。
2025年07月2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66894
生命的真谛尽在此书。
2025年07月25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