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言联璧
知书房
格言联璧
金缨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4
发表书评
翻阅《格言联璧》时,总会被那些短小精悍的句子击中内心。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组合,实则蕴含着古人对人生的深刻观察。比如"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短短十二个字,就将修身自省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当读到这类句子,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细细品味,仿佛在和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
这部清代学者金缨编纂的格言集,最打动人的是其平实中见真章的独特魅力。没有晦涩的典故,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最通透的道理。像"怒是猛虎,欲是深渊"这样的比喻,既生动又深刻,让人过目不忘。我常常在想,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对现代人急躁的生活方式何尝不是一剂良药?
《格言联璧》最精妙之处在于它用对联的形式将人生智慧浓缩成易于传诵的短句。这种形式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大道至简"的哲学思想。读着这些文字,我总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亲切感。它们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如同邻家老者的谆谆告诫。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偶尔翻翻这本小册子,仿佛能让心灵找到一处宁静的港湾。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这部清代金缨编纂的格言集,内容覆盖修身齐家、处世为官等诸多方面。书中语句简短精炼,但道理深刻。主要采用对仗形式,便于记诵。格言多来自前人典籍,并非原创,但选材严谨,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这部书对品德修养有实用指导价值,但部分观点受时代局限,需辩证看待。总体而言,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传统道德教育读物,至今仍有参考意义。
翻阅数遍,方得其三昧。
古之君子修身,常携格言于怀,如《格言联璧》者,字字珠玑,句句药石。而今人读之,却如隔雾看花,既觉其理甚明,又感其行甚远。每于夜深人静时翻阅,总觉那些"持身如玉""处世如冰"的训诫,与这个外卖小哥闯红灯、网红直播卖惨的时代格格不入。金缨先生辑录的这些智慧结晶,在今日看来竟像出土文物般既珍贵又陌生。
最令人怅惘的,是书中那些关于"慎独"的教诲。古人云"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而今人独处时,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脸庞,大数据推送的碎片信息塞满脑海,哪还有工夫自省?那些"观操守在利害时"的格言,在职场竞聘时化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论存养在纷华时"的训导,在双十一购物狂欢中沦为笑谈。我常想,究竟是这书太古老,还是这时代太荒诞?
尤为刺痛的是"惠吉类"中"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这句。看着朋友圈里晒房晒车的同龄人,再读这格言,竟像被抽了一记耳光。我们这一代人,早被房贷车贷压弯了腰,哪还谈得上"安贫乐道"?那些教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句子,在末班地铁的拥挤车厢里显得如此苍白。
最可悲的是,我们明明知道"接物类"中"待人要丰,自奉要约"的道理,却在AA制聚餐时为五块钱差价计较半天。金缨先生若见今日景象,怕是要掷笔长叹。这本书就像一面蒙尘的镜子,照见的既是古人的智慧之光,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困境。每每读至"处事须留余地"这类句子,就会想起被KPI追着跑的同事,和被房贷逼得失眠的自己——我们活得如此局促,哪里还留得下半分余地?
如今重读《格言联璧》,就像在嘈杂的酒吧里听古琴曲,既觉清雅,又感违和。那些曾被奉为圭臬的处世箴言,在这个刷短视频都嫌三分钟太长的时代,竟成了最奢侈的精神消费。也许我们还没准备好接受这些格言,就像格言也没准备好接纳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合上书页时总忍不住想:究竟是我们在背叛这些智慧,还是这个时代在背叛我们所有人?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