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黄元御

四圣心源

黄元御  

《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73951
古之医者治病,在求明阴阳之理,通五行之变,察气血之机,保性命之全。今之医者行医,在求诊金丰厚,名声显赫,门庭若市,药价高昂。古之医者更重视医德医术,如扁鹊,见齐桓公病在腠理,直言不讳,不惧斧钺。今之医者将医术视为牟利之工具,为求财货,夸大病情,滥用药物,实乃医门败类。 今读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其内容至今仍有实用价值。书中首先论述阴阳五行,阐明人体与天地相应之理。接着分析脏腑经络,说明气血运行之道。然后讨论病因病机,指出疾病发生之由。最后提出治法方药,给出具体治疗之策。 书中特别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认为百病皆由土湿,治病必先治土。这与现代医学重视消化系统的观点不谋而合。书中还详细论述了六气致病,指出风、寒、暑、湿、燥、火皆能伤人,但治法各不相同。 今人治病,多求速效,不辨病因,滥投药物。《四圣心源》则主张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反对盲目用药。书中对脉象的论述尤为精详,指出诊脉必须结合症状,不可单凭脉象断病。 当今医疗环境复杂,医患关系紧张,每念此,有识之士未尝不感慨良多。黄元御在书中反复强调医者当以济世为怀,不可贪图名利。这种精神值得今人学习。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23892
《四圣心源》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思想的瑰宝,正如书中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89147
清朝乾隆年间,黄元御在病榻上写下《四圣心源》的时候,可能也不知道这本书会成为后世中医的难题。他用了十年时间整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的学说,想找到治病的根本方法。这本书把阴阳五行说得特别清楚,但现在的医生读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对。 黄元御说人体就是个圆圈,阳气从左升,阴气从右降。这个理论听起来很完美,可到了实际看病的时候,很多医生还是不会用。他写的方子都很简单,比如黄芽汤就四味药,但现在的病人吃了效果时好时坏。有人说是现在的药材不行,有人说是现在的病和古代不一样了。 最让人困惑的是中气理论。他说中气是生命的关键,可这个中气到底是什么?是脾胃功能?还是别的什么东西?现代医学找不到对应的东西。很多老中医还在用他的方法治病,但年轻医生越来越看不懂这本书了。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33573
脾胃不和时读《四圣心源》,它告诉你:"中气衰则升降窒"。头晕目眩时读《四圣心源》,它解释为:"癸水上泛,胃土不降"。失眠多梦时,它会指出:"君火不明,相火不位"。咳嗽不止时,它提醒你:"肺金不降,肝木失调"。月经不调时,它分析道:"冲任虚寒,带脉不固"。更不用说"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心火下济,肾水上承""脾升胃降,中气为轴""胆火下降,三焦通畅"……无论哪种病症都有对应的解释。 翻开这本医书,黄元御用简单的五行生克讲清复杂的病理。他把人体看作一个圆运动,任何疾病都能在这个圆里找到答案。当你看不懂现代医学报告时,这本书给出最基础的诊断思路。当各种症状纠缠不清时,它帮你理出最关键的治疗方向。 黄元御因为庸医误治而失明,却写出如此透彻的医理。他遭受打击却坚持行医,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书中每个字都来自他的切身体会,每句话都经过临床验证。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12525
古之医者悬壶济世,以仁心仁术为本,究天人之际,通阴阳之理,如仲景著《伤寒》,元化创麻沸,皆怀恻隐之心。今之医者多趋利避害,以器械为能,以创收为务,弃四诊而崇检查,舍辨证而专指标,虽冠以白衣,实失岐黄本真。读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犹见医道正统,其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立论,将阴阳五行融会贯通,非但承仲景心法,更启后世法门。 黄氏独重中气,谓"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此语直指医道核心。今人治病,或专事攻伐,或一味滋补,皆未得中和之妙。观其论眩晕,溯本于脾阳之陷;述消渴,求源于肝脾之逆,处处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古训。笔者临证二十载,每遇疑难辄翻阅此书,如治某顽固失眠患者,用常规安神法无效,依其"阳不归根"之论,从温中潜阳入手,竟得奇效。 当今中医界有三弊:一者囿于院校分科,不识整体之妙;二者拘泥实验室数据,不悟气化之机;三者追逐特效方药,不明辨证之要。《四圣心源》宛如一剂醒脑汤,其升降浮沉之理,正可医此三病。尤值称道者,黄氏虽尊经但不泥古,论五行而破生克旧说,谈脏腑而创新解,这种守正创新的精神,尤为当代中医所需。 医道衰微久矣,有志者当以《四圣心源》为舟楫,溯流而上,重归《内经》《伤寒》之源头。笔者常谓:读此书如与明医对坐,黄氏字字皆从临床中来,非空谈理论者可比。若医者不读此卷,犹如匠人失其规矩,虽终日忙碌,终难成良工。当今所谓"经方热"中,多舍本逐末之辈,若能细品黄元御"中气旋转"之微义,方知中医真谛原不在奇方异法,而在寻常道理之间。
2025年07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