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述
书述
李煜

书述

李煜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62990
读李煜的《书述》,总让人感到一种奇特的矛盾感。这位亡国之君在书法艺术上的执着追求,与其政治生涯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但这种对比恰恰构成了最动人的励志篇章——一个被命运击垮的人,如何在艺术中找到救赎。 李煜对书法的痴迷近乎偏执。他写道:"余每得古人墨迹,必手自摹写,至废寝食。"这种近乎病态的执着,在现代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但细细品味,这不正是所有伟大成就的必经之路吗?我们常羡慕那些"天才"的横空出世,却选择性忽视他们背后成千上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李煜在书法上的成就绝非偶然,而是用无数个不眠之夜堆砌而成。这种专注力在当今碎片化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们总是忙于在多条赛道上浅尝辄止,却很少能像李煜那样对一件事投入全部热情。 更令人动容的是,李煜在书法中展现出的革新精神。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当时盛行的"二王"书风:"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放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太多人困在传统的窠臼里,把模仿当作学习,把守旧当作传承。李煜却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需要破而后立。他创造的"金错刀"体,那种刻意追求的颤抖笔触,不正是对完美主义最有力的反叛吗?这种创新精神,对任何一个领域的从业者都是最好的启示。 《书述》中最打动我的,是李煜对书法本质的思考:"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句话道破了所有艺术的终极追求。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我们太容易陷入技术主义的陷阱——程序员执着于代码行数,作家纠结于字数统计,画家沉迷于技法炫耀。而李煜提醒我们,真正的精髓永远在于作品传递的精神气质。这种超越形式的思考,让《书述》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本单纯的书法理论著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煜的学习方法。他详细记录自己如何观察自然万象来感悟笔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见担夫争道而悟其势。"这种将生活体验转化为艺术养分的思维方式,简直是古代版的"跨界创新"。当代人常抱怨缺乏灵感,殊不知灵感从来不会光顾闭门造车的人。李煜的例子告诉我们,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才是持续创作的源泉。 作为亡国之君,李煜在政治上无疑是失败的。但正是这种失败,让他在艺术上的坚持显得更加珍贵。在汴京被囚禁的日子里,书法成为他最后的慰藉。这种在绝境中依然保持创造力的韧性,比任何成功学鸡汤都更有力量。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从来不由外在境遇决定,而在于内心是否还有不灭的热情。 《书述》最励志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失去一切后,依然能找到精神寄托。李煜在书中流露出的那种纯粹的艺术追求,与他的政治身份形成强烈反差。这提醒我们,身份可以被迫改变,但内心的热爱永远不会被剥夺。这种精神自由,或许是李煜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 当代人读《书述》,不应只当作古董来欣赏。李煜的经历告诉我们,哪怕身处逆境,依然可以创造美的事物;哪怕失去所有,依然能保留精神的独立。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来自千年前的智慧,反而给了我们最现实的勇气。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总会想起那个在囚禁中依然挥毫的君王——他用毛笔证明,真正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放弃追求。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37155
李煜《书述》一篇,词采华美而意蕴单薄,不过亡国君主自矜翰墨耳。观其所论笔法,故作高深之态,实则堆砌典故,未得书法真谛。其文风绮靡浮艳,恰似其人,终日沉溺于风月而不思治国之道。纵有片言只语可采,终究难掩其才短识浅。后世论者多惑于其帝王身份,未免过誉,殊失公允。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4710
有人从李煜的《书述》中读出"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的沧桑巨变,有人却品出"此情可待成追忆"的缠绵哀思。我捧读这些墨迹未干的文字,仿佛看见一位亡国之君在烛影摇红中,以毛笔为剑,在宣纸上刻下泣血的绝唱。那些力透纸背的笔画里,藏着多少欲说还休的故国情思?千年文脉在墨香中流转,让我们得以触摸那个风雨飘摇的南唐。当指尖拂过这些字句时,分明能感受到历史在纸间微微颤动。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96180
李煜笔下自有风骨,我等望尘莫及。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4496
读完李煜的《书述》,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它。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像是明白了什么又像没明白。这本书和其他书法理论很不一样,它更像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李煜写得很随意,想到哪写到哪。他没有系统地讲怎么写字,而是零零散散地说些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他说书法要自然,有时候又说要讲究法度。这些话说得都对,但放在一起就让人糊涂。 他说写字要像流水一样自然,这个道理很好懂。但他又说要遵守古人的规矩,这就让人有点困惑。到底是要自由还是要规矩?他自己好像也没想清楚。 书里有些话写得特别简单,比如他说“字如其人”。这话谁都会说,但具体是什么意思,他也没细说。有些地方他又写得很玄,让人摸不着头脑。 看完整本书,我觉得李煜可能自己也很矛盾。他既想打破规则,又不敢完全放开。这种犹豫不决的感觉,让整本书显得很真实,但也让人看完后更迷茫了。
2025年07月3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