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氏遗书
褚氏遗书
褚澄

褚氏遗书

褚澄  

南齐褚澄撰。全书1卷。凡10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液、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是作者有关经验、理论、心得体会、验案等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其中,受形、精血、问子3篇讨论了性医学、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无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后世在其启发下,总结出老人淋这一性医学所特有疾病的因机证治。同时,对男女性生活乖舛所产生病机也作了中肯分析,累为后所引用。“问子篇”云:“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此观点与现代优生优育学思想一致,具有科学的内涵。本书之所以称为遗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唐末黄巢发冢,得石刻医书,弃之。僧人义湛抄录其文,复经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遗书》。谢观谓此书为“唐末五代人所伪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1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77347
医者行走于世,当以济世活人为己任,以精研医术为本分。不要贪图名利,贪图名利就会失去本心;不要妄自尊大,妄自尊大就会误人性命。医理是医术的根本,脉象是诊断的依据,药性是治疗的根基,方剂是施治的手段。积累万贯家财,不如掌握一门济世之术。在所有技艺中,最值得钻研又最实用的,莫过于医术了。 有志向的医者,能够勤学苦练,最终成为一代名医;没有恒心的人,就会荒废时日,沦为庸医。人在年轻时,心性尚未稳定,跟随什么样的老师学习,就会养成什么样的行医习惯。虽然表面上没有刻意模仿,但久而久之就会自然而然地效仿老师的作风。等到二十多岁,才明白要精进医术,但坏习惯已经养成,很难彻底改正。三十岁以后,才逐渐减少误诊,常常在开方下药时心生警惕,经验与理论相互印证,夜里回想白天的诊治,今日反思昨日的失误,常常懊恼当初没有跟从明师学习。 诊病时要言语谨慎,态度平和,切脉要专注细致,用药要反复斟酌。遇到疑难病症,要多方求证;面对危急情况,要当机立断。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老幼妇孺,同等对待。治病救人时,不可心存杂念;传授医术时,不可有所保留。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8233
褚氏遗书虽不过一卷,然其论医理精微,条分缕析,足见其用心之深。其言阴阳升降、气血运行之道,皆由实践得来,非空谈玄理者可比。每读其论脏腑诸篇,辄觉眼前豁然开朗,如得明师指点。褚氏临证经验丰赡,立论平实可行,后之习医者倘能得其三昧,必能活人无数。文辞虽简,然字字珠玑,诚医林之瑰宝也。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2950
褚澄所谓《褚氏遗书》,不过是在医学典籍中掺杂阴阳玄谈之作,错谬百出却矫饰其词。他不谙医理,却妄谈男女阴阳,生生将人体气血说成虚无缥缈之物。最可笑的是论及妇人病处,竟归结为"欲火太盛",其迂腐陈腐至此,令人齿冷。这本书在东晋时尚可蒙蔽无知之人,而今看来简直贻笑大方。即便放在当时,也不过是靠门第余荫才得以流传,对后世医者而言连厕简都不如。如此伪医术也能被列入医籍,实在是医学史上最大的讽刺之一。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96922
医术虽古,但道理很对。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94953
有人说《褚氏遗书》中藏着"医虽小道,活人无算"的仁心仁术,有人读到"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的医家箴言。当我翻开这本泛黄的医籍,仿佛看见褚澄先生正对着药柜沉吟,他那些关于气血经络的论述,就像在与我促膝长谈人生的康健之道。千年前的医道智慧至今闪烁着光芒,在这个追求健康的时代,这部融合了医术与哲理的奇书,不正是我们先人留给后世最珍贵的养生宝典吗?每次重读都能获得新的启示,让人感叹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