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3643
2025年06月26日
《史佚书》看似记载了古代佚闻,实际上是一部政治教科书。书中讲述的史佚这个人,既聪明又固执。他善于观察局势,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沉默。这种态度让人觉得他深不可测。书中说他有大智慧,但看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更像是明哲保身。他留下的预言都很准,但从不说明原因。读完后会想,他到底是真隐士还是伪君子。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著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记述南明史略与郑成功事迹。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
靖康传信录
知书房
靖康传信录
李纲 著
宋李纲撰。三卷。作者以为宋一再败于金,是由于崇宁、大观以来军政不修、外交软弱之故。欲呼吁朝臣同心协力,同保宗社。因集被受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命笔吏编之。自宣和七年(1125)冬,至靖康二年(1127)春,金军两次南下,纲力主战守,反致罢斥。乃取所藏自钦宗即位以来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编而次之,并叙其本末大概,以成此书。前有自序。本载所著《梁溪集》中,李调元摘出刊入《函海》。
穆天子传
知书房
穆天子传
佚名 著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姬之死及殡葬事,称《盛姬录》,为第二部分。八骏和西王母的故事,是古代神话传说,见《山海经》。穆王西征传说,载于《左传》。此书以历史和神话传说为根据,夸张虚构,使其成为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小说。穆王率七萃雄壮之师,由造父驾御,伯天为响导,驶八骏,长驱万里,北绝流沙,西达昆仑,于瑶池之颠会见西王母,互赠礼物。对穆王沿途所见殊方外域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名山绝景,都有详细记载。全书不过八千五百余字,所写内容却十分丰富动人。结构略具后世章回小说雏形。穆王雄姿英发,王母温文风雅,两位主人公形象鲜明。瑶池之会场面描绘得绚丽多采,气氛缠绵哀婉。笔调含蓄热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范氏天一阁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6941
神书,万世之圭臬!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早上能读,晚上也能读。得意时读,失意时更要读。王侯将相可读,贩夫走卒亦可读。少年读了明智,老者读了明心。不必求人指点,不必拘泥形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卷即有益,掩卷更生辉。得此书者得天下,失此书者失根本。大道至简,尽在其中!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客416452
这本《史佚书》读来实在令人费解。说是史书却又夹杂着太多玄妙之言,欲辨其真伪却如雾里看花。时而清晰如鉴,时而晦涩难明。百读不得其解处,偏又在某个深夜顿悟三分。想弃之不读,却又被其中只言片语勾住神魂。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此书却使人更添困惑。罢罢罢,这般奇书,不知是古人智慧太高,还是今人悟性太低?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客167113
在书店翻到《史佚书》,读了很久。很多人说它讲了古代的历史和道理。我的感受不同。书里记录了周王的言行,他没有因为别人指出错误就生气,反而愿意改正。这让我有点迷茫。现在的人遇到批评,常常不愿意听。可是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历史好像永远在重复,但人却学不会。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