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7113
2025年07月30日
在书店翻到《史佚书》,读了很久。很多人说它讲了古代的历史和道理。我的感受不同。书里记录了周王的言行,他没有因为别人指出错误就生气,反而愿意改正。这让我有点迷茫。现在的人遇到批评,常常不愿意听。可是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历史好像永远在重复,但人却学不会。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著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国语
知书房
国语
左丘明 著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左氏外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松漠纪闻
知书房
松漠纪闻
洪皓 著
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416452
这本《史佚书》读来实在令人费解。说是史书却又夹杂着太多玄妙之言,欲辨其真伪却如雾里看花。时而清晰如鉴,时而晦涩难明。百读不得其解处,偏又在某个深夜顿悟三分。想弃之不读,却又被其中只言片语勾住神魂。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此书却使人更添困惑。罢罢罢,这般奇书,不知是古人智慧太高,还是今人悟性太低?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客446941
神书,万世之圭臬!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早上能读,晚上也能读。得意时读,失意时更要读。王侯将相可读,贩夫走卒亦可读。少年读了明智,老者读了明心。不必求人指点,不必拘泥形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卷即有益,掩卷更生辉。得此书者得天下,失此书者失根本。大道至简,尽在其中!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客373643
《史佚书》看似记载了古代佚闻,实际上是一部政治教科书。书中讲述的史佚这个人,既聪明又固执。他善于观察局势,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沉默。这种态度让人觉得他深不可测。书中说他有大智慧,但看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更像是明哲保身。他留下的预言都很准,但从不说明原因。读完后会想,他到底是真隐士还是伪君子。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