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15619
2025年09月04日
明代文人田艺蘅写《煮泉小品》的时候,可能没想过这本小书会让人这么困惑。他记录各地泉水,说虎跑泉最好,惠山泉第二。可是为什么?他用"清冽""甘美"这种词,但具体是什么标准?读完还是不知道。 书里写煮茶的水温要"蟹眼已过鱼眼生",听起来很讲究。但现在有温度计,到底多少度?他没说。这让人怎么学?他说泉水比井水好,雨水比河水好。可是下雨天接的雨水真的能喝吗?那时候的空气污染和现在不一样吧? 最奇怪的是他评价泉水的方法。把铜钱放水上,看沉得快慢。这能判断水质?现代科学检测那么多指标,他就靠这个?还有用银簪试毒,现在知道根本没用。他那么认真写下来的经验,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书上说某处泉水治病,另一处喝了长寿。这些效果有人验证过吗?他是不是把听来的传说都当真了?读着读着就发现,这本古人眼里的品水指南,现在看全是问号。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一篇。书论。唐代韩方明撰。方明生平里籍未详。唐贞元(785—804年)间书法家。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徐东海,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擅长八分书。是书首叙笔法传录。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第一为执管,第二为管,第三为撮管,第四为握管,第五为搦管。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名家口授秘传,并不可靠。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著
三国魏阮籍作。《乐论》继承孔子以来儒家的音乐观念。中国古代乐论正统思想的核心是“和”。《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宋代理学家程颐概括的更为明确: “礼只是个序,乐只是个和。”这个“和”并不单指狭义的和谐,它包括音乐的性质,音乐美的标准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等等。而且儒家的论乐总是与礼相提并论的,只有礼乐同施,人与人的关系才能相亲相敬。阮籍在《乐论》中完全继承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孔子只是开个头,并未举出大概,而他却要细加考察。首先他指出“和”是音乐最高的审美标准,也是圣人、先王制乐的准则。只有合于这个标准,才能实现“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在“昔者”与“其后”的比较中,他推出雅乐是“正乐”的范本,因为它“使人无欲,心平气定”,甚至使孔子在齐闻《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最后归结为“圣人之乐,和而已矣”。儒家之所以这样推崇“平和”及雅乐,因为它符合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思想;雅乐的内容多以演述文治武功为主,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权威。所谓“礼乐正而天下平”,就是要求礼不能逾其制,乐不能失其声,这样才能尊卑有序,定象平心。阮籍甚至认为,礼乐虽然与时俱变,但“和”的准则却不能改,只要“改其名目,变造歌咏”就行了,其结果必然把雅乐引向公式化概念化的死胡同。与雅乐相对立的是淫声,这是传统音乐思想家所摒弃的“邪音”。值得重视的是, 《乐论》正视淫声是衰末之世的音乐, “乐废则淫声作”,而且这种音乐来自现实,题材广泛,为“百姓”所“安服”。 《乐论》说它“取于近物,同于人间;各求其好,恣意所存;闾里之声竞高,永巷之音争先;儿童相聚,以咏富贵,刍牧负戴,以歌贫贱;君臣之职未废,而一人怀万心也。”淫声虽然违背了和的宗旨,其感染力却远远为雅乐所不及。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同《与陶弘景论书》、《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等,俱为愿人从中取法之论。是篇对草书技巧提出一些精到的看法。篇中首先论述草书的产生,说: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对草书作了如下说明:“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
精选书评
知书客585967
读过这本书很庆幸自己是泉城人了,想喝茶,以自来水烹之原来是暴殄天物,今日去净明泉边弄了点泉水来烹茶,用的是上好的雨前龙井。 好水配好茶,滋味才悠长。 乾隆以珍珠泉水列玉泉山泉水之后,排列第二也足以让泉城市民骄傲了。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211057
妙哉!《煮泉小品》实乃茶道之绝响。闲时品之如饮甘泉,忙时翻阅似闻松涛。文人可玩味其雅致,俗子亦能领略其真趣。得意时读来更添风韵,失意时览之顿生清凉。煮茶何须拘泥,品泉亦不必执着。一缕茶烟起,万般烦忧消。此书不在教人煮茶,而在引君入道。茶禅一味,此中真意,非言语可尽传也!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249050
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写得很简单,但很有意思。他讲煮茶的方法,说得很清楚,没有多余的话。他觉得水很重要,要选好的泉水。火候也要注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本书虽然短,但道理很实用。看完之后,我觉得煮茶也是一门学问。他的态度很认真,不是为了显摆学问,就是想让人喝到好茶。这种实在的写法让人喜欢,比那些故弄玄虚的书强多了。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