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4377
2025年06月27日
读《神灭论》,范缜的坚持让人感慨。当时佛教盛行,他却敢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直接否定轮回之说。梁武帝召集僧人围攻他,他毫不退让。这种坚持真理的态度,在迷信盛行的年代尤为难得。可惜他的理论还是被压制了。但思想的光辉终究不会被熄灭,千年后我们依然记得他的勇气。真理往往就是这样,一开始总是少数人的坚持。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明夷待访录
知书房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著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露其明智,智能之士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期待明君来访,故自称:“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明夷待访录题辞》)有自况殷末箕子向周武王陈《洪范》的意思。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100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才有初刻本印行。清末有顾氏《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初年有上海中华书局薛凤昌《黎洲遗著汇刊》本,现通行1955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著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桑弘羊之首倡导的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为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武器,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30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
精选书评
知书客969049
壬寅深秋始读《神灭论》,旬日而竟。范缜此作,虽不过二千余言,而析理精微,立论峻切,使人凛然有冰雪之感。其辟佛之旨,诚为六朝异响;"形神相即"之说,尤见哲人胆识。每读至"神即形也,形即神也"之句,未尝不废书而叹:使生在今日,当为唯物之先导也。然则缜之辩才无碍,终难敌帝王崇佛之势,诵之殊觉悲慨。丁酉霜夜筱堂记于沪上斗室。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185764
奇文,千年真知灼见。清醒时可读,困惑时更要读。智者能领会,常人也能懂。得意时该看,失意时更该看。范缜说形死神灭,道理简单却深刻。烧香拜神不如明白这个道理。世上没有鬼神,人就该相信自己。求佛不如求己,信鬼不如信理。读一遍就懂,想一遍更懂。这个道理实在,比什么玄乎的话都有用。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917992
翻开《神灭论》,大多数人聚焦于范缜的无神论思想,而我更敬佩他的勇气。在迷信盛行的南朝,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当时的统治者崇信佛教,他却能顶住压力,公开辩论。这种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比理论本身更可贵。看历史人物,不只要看他想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范缜用行动证明,独立思考比盲从更有价值。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