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6619
2025年06月19日
在养生古籍里翻找,《养性延命录》被我反复读过三遍。别人总说陶弘景讲得深刻,但我更在意其中那些平常的道理。健康其实很简单,但就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早起早睡,饮食有度,这些小事最难坚持。我们总想找捷径,却忘了最基础的才是最有用的。看这本书时常常脸红,因为里面每一句都在揭我的短。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著
方书。据《北史》、《周书》姚僧垣传俱为12卷,或云10卷。北周姚僧垣(法卫)撰。本书久佚,原卷目已无从考详。据《外台秘要》,各卷方治大略如下:卷1,治卒心腹痛、中恶、蛊注等病;卷2,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卷3,治风癫、鬼魅、疟疾;卷4,治肺痿、肺痈、肺气不足、咳喘、奔豚等病;卷5,治虚劳、梦泄、骨热、不眠、小便数多、遗尿、诸淋、小便不利、痰饮等病;卷6,治癥瘕、宿食、哕、疝、胸腹胀满、水肿等病;卷7,治白驳、日月未至欲产等等
千金方
知书房
千金方
孙思邈 著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藏经
知书房
中藏经
华佗 著
中国古代综合性医书。今本3卷 (或著录1卷、2卷、3卷)。旧题汉·华佗撰。据考系后人伪托之作。本书系中医学重要古典医籍之一。本书成书年代不详,记载见于《补续汉书艺文志》和《后汉艺文志》等。现存最早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尚有明清刻本20余种,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铅印本。日本有宽保2年 (1742) 刊本。书名“中藏”系取 “宝而藏之”之意。全书由2部分内容所组成,前一部分为医论,凡49篇,着重论述了脏腑生成,疾病的寒热虚实与脉象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记载了古代望面色以判断疾病顺逆、生死预后的经验。前有论述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并介绍治疗方剂。书中附有“内照法”6篇。解放后有排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51595
有人从《养性延命录》学到养生的技巧。有人记住调理身体的要点。我翻开这本书,感觉像遇到一位老中医,耐心告诉我怎样吃、怎样睡、怎样保持健康。书里讲的方法很简单,但坚持做就能让身体变好。古人留下的养生智慧很实用,现代人更应该好好学。每天按书里说的做一点,身体就会慢慢改善。这些老方法没有花哨的东西,就是提醒我们要爱惜自己。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知书客491049
这本《养性延命录》是在线上读完的,很多人关注道教养生之法,我却特别留意陶弘景的坚持。他身处乱世,依然专注研究生命规律,不放弃对长寿的追求。普通人遇到变局容易放弃,他却在动荡中完成著作。可以看到,环境再艰难,只要专心做好一件事,总会有所成就。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知书客932087
养生圣经,大道至简。入门可读,深研可读。清晨可看,睡前可看。习武者可阅,静坐者也可阅。生病时需要,健康时也需要。求医不如防病,吃药不如养气。养气之法!可从头学,可从尾悟。每读每新,常看常得。长生之术不在天边,全在字里行间。精要处反复揣摩,平淡处见真功夫。一部书抵得万千药方,几句话解得百年困惑。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