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6857
2025年06月23日
《论用笔十法》中"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一句,道尽书法三昧。此书将千年笔法奥义化繁为简,以十法统摄万变,犹如庖丁解牛般洞见书写真谛。作者以刀锋般的洞察力剖析使转提按之秘,既承二王法脉,复开后世门庭。读此书如观良医用药,笔墨病处方寸了然;习此书似得名家亲授,点画间皆可见古人神采。诚为习书者不可错过的笔墨心法要诀。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著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碣石调幽兰
知书房
碣石调幽兰
佚名 著
琴曲,现存最古老的古琴乐谱。据谱前小序,知此曲是梁代著名琴家丘明的传谱。作者无名氏,它通过对深山幽谷中发散清香的兰花的描写来抒发作者郁闷不得志的心情,很能反映当时一部分不满现状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士族文人的想法和思想状况。“碣石调”是古曲调名,即相和歌瑟调中陇西地区的歌曲。因用其填唱曹操的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名之曰“碣石调”。“幽兰”最早是“楚调”中的著名歌曲。《碣石调幽兰》结构短小紧凑,曲调清丽婉约。全曲共四段。第一段是乐曲的引起部分,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体,属于艳与曲组成的小型曲式。全曲通过第二段出现的泛音主题的呈示、对比、再现,成功地抒写了哀婉的情怀。此曲突出音阶中的四级音和七级音,没有传统的五声调式特点,同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有某些联系。
与梁武帝论书启
知书房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 著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1051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搁笔,历时两月方得卒读。其中"藏锋"一节尤费揣摩,每每临池试笔,总觉未尽其妙。颜氏论书,不独言技法,更兼气韵风骨,非深于书道者不能道也。余尝见今人作字,务求奇险,失之自然,读此十法则知古法之不可违。虽片言只语,皆从千载墨海中淘漉而出,后世书家得其一体,便足名家矣。庚子长夏墨禅轩主记于西泠之畔。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276627
在书法的海洋里翻找,典籍堆积如山,难以计数。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我在图书馆反复翻看。很多人关注他提出的具体技法,而我更看重他对书法本质的思考。技法容易模仿,但理解书法之道需要沉淀。这种对艺术本源的追问,在唐代就如此清晰,实在难得。看看现在书法圈的浮躁,张怀瓘的见解依然很有价值。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358185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翻阅此卷,前后凡二月有余。十法之说,看似条分缕析,实则多蹈虚空,未能尽契笔法三昧。颜氏标举"筋骨""血肉"之喻,虽言辞铿锵,然细究其理,往往失之于穿凿。尤以"意在笔先"一节,近乎玄谈,徒令习书者堕五里雾中。昔人谓"书道玄微",岂在故弄虚玄耶?丁酉长夏筱堂批于砚北。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