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09146
2025年07月04日
这本《论用笔十法》实在令人失望。我翻来覆去看,觉得没什么意思。从头看到尾,从尾看到头,都觉得没收获。心情好的时候看,心情不好的时候看,都一样无聊。懂书法的人看了没用,不懂书法的人看了更没用。失意的时候不需要看,得意的时候也不需要看。学书法不如直接练字,看书不如多写几遍。这本书真的没必要看!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著
又称《古今画品》或《画品》。 画评、 画品。南朝齐谢赫。 南朝齐梁画家谢赫著。共一卷。成书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532~549)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品评画家绘画的论著。 有《津逮》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书画谱》本、《学津讨原》本、《美术丛书》本。评论自三国吴到萧梁三百年间二十七个名画家的绘画作品。根据他们的艺术造诣, 分成六品: 第一品陆探微、曹不兴、卫协、张墨、荀勖。第二品顾骏之、陆绥、袁茜。第三品姚昙度、顾恺之、毛惠远、夏瞻、戴逵、 江僧宝、 吴暕、 张则、陆杲。第四品蘧道愍、章继伯、顾宝光、王微、史道硕。第五品刘顼、晋明帝、刘绍祖。第六品宗炳、 丁光。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论”,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指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为“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品评绘画的重要著作。树立了绘画批评的典范,成为后世论画和鉴赏批评的标准, 以致“六法”一词,后来引伸成为中国画的代称,或理论、技法的总称。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一篇。书论。唐代韩方明撰。方明生平里籍未详。唐贞元(785—804年)间书法家。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徐东海,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擅长八分书。是书首叙笔法传录。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第一为执管,第二为管,第三为撮管,第四为握管,第五为搦管。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名家口授秘传,并不可靠。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807588
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把简单的写字搞得太复杂了。书法本来讲究自然流畅,他却定下十条死规矩,让人写字时束手束脚。古代名家写字时哪有这么多条条框框?这十条反而成了束缚。他的理论看似高明,其实脱离实际。写字重在心手合一,过分强调技法反而失去灵气。他的方法或许适合初学者,但对真正追求艺术的人毫无意义。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634238
张怀瓘《论用笔十法》,言简理赅,取法自然而寓深思。后世学书者,每览其十法,莫不叹为观止。怀瓘论笔势,如观剑器,锋芒毕露而神气不散,殆欲使见者知墨,闻者知书,临者知笔,何其励人也!是篇虽为艺事,实乃进德修业之论,能使人振作精神,奋发向上。其议论精微,启迪后进,真不愧为书学圭臬也。至于用笔之精妙,法势之飞动,犹其余事耳。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441051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搁笔,历时两月方得卒读。其中"藏锋"一节尤费揣摩,每每临池试笔,总觉未尽其妙。颜氏论书,不独言技法,更兼气韵风骨,非深于书道者不能道也。余尝见今人作字,务求奇险,失之自然,读此十法则知古法之不可违。虽片言只语,皆从千载墨海中淘漉而出,后世书家得其一体,便足名家矣。庚子长夏墨禅轩主记于西泠之畔。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