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3690
2025年09月04日
怪书,茶道之迷茫。烦人、累人、恼人!从前往后看不懂,从后往前也不懂。看完一遍不懂,再看一遍还是不懂。懂茶的人可能懂,不懂茶的人肯定不懂。想学茶时别读,学会茶后更别读。求人不如求己,看书不如看水。看水泡茶还实在些!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精选书评
知书客189916
徽宗此作,诚为茶道之圭臬。彼时天子亲撰,以帝王之尊而嗜茶之精微,足见宋人风雅之盛。其论水之轻清,器之洁雅,火之缓急,莫不曲尽其妙。尤可贵者,能将茶事提升至道术之境,非徒口腹之欲也。今人读之,犹见汴京茶肆中碾声初动,松风乍起的景象,不禁神往。帝王文章能传世者稀,而此作独以茶香流芳千载,岂非异数?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知书客217713
读《大观茶论》时总有种奇怪的感觉。赵佶写得很详细,从茶叶的产地到制作方法都讲得很清楚。但问题在于,他身为皇帝,为什么会对这种小事如此在意?书中对茶具、火候的描述确实专业,可这些内容和一个皇帝该关心的事似乎没什么关系。整本书读下来,很难理解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是真心热爱茶道,还是另有深意?这种矛盾感让人困惑。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知书客732097
赵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肯定是茶方面的专家。艺术领域书画茶,确乎还是有一手,文官天下也得见一般。 古人最让人叹服的就是精研精神,产地、采制、品质、烹试、点茶、贮藏、烘焙等等无一不专,我读茶、牡丹花、养鱼的一些感触。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