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3428
2025年09月03日
妙论,茶道之圭臬!快意、尽意、真意!可细品,可粗尝,可静观,可喧饮。晨起可读,夜深亦可读。茶圣可参透,稚子也能懂。失意时奉为箴言,得意时当作知己。煎茶不如知茶,知茶不如通茶。通茶之秘!千年帝王手笔,今日仍令茶客拍案。一盏清茶见天地,半部茶经悟人生。吾辈何其幸,得此真传!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著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棋经十三篇
知书房
棋经十三篇
佚名 著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精选书评
知书客933817
有人从《大观茶论》里读懂了制茶的火候和技巧,有人记下了茶叶的产地和品种。而我在字里行间看见的,是宋徽宗对一杯茶水的执着。他把喝茶这件事写成了艺术,把日常生活做成了学问。合上书页,茶叶的清香好像还飘在鼻尖。这种对细节的讲究,对品质的追求,放在今天也一样让人佩服。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我们得学会珍惜。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知书客189916
徽宗此作,诚为茶道之圭臬。彼时天子亲撰,以帝王之尊而嗜茶之精微,足见宋人风雅之盛。其论水之轻清,器之洁雅,火之缓急,莫不曲尽其妙。尤可贵者,能将茶事提升至道术之境,非徒口腹之欲也。今人读之,犹见汴京茶肆中碾声初动,松风乍起的景象,不禁神往。帝王文章能传世者稀,而此作独以茶香流芳千载,岂非异数?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知书客153199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茶书!作者对原文的注解非常到位,并结合各代茶书精华展开讲述,既专业又有一定文化内涵,且对小白十分友好!重要的是它并不哗众取宠也没有自恃清高,它就这样,安安静静地从茶出发,又一步一个脚印地回到茶本身,就像眼前的茶,清澈、甘甜,不骄不躁不焦不急!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