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3861
2025年09月04日
古人论书,首重气韵,次及形质,如王右军之笔走龙蛇,张伯英之字挟风霜,皆以神采为先。今人评书,专务形似,斤斤于点画之间,失其神韵,徒具躯壳而已。每览袁昂《古今书评》,未尝不掩卷长叹:古今之异,何其明也! 袁氏评书,独具只眼,如谓"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非亲见钟书神采者不能道此语。今人临摹钟帖,但求形似,岂知云鹄鸿雁之姿?又如评王右军"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今之书家,纵能摹其形,然龙虎之气安在?此中差异,令人怅惘。 细味袁昂所评二十五家,皆重书家气象。谓羊欣书"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此语虽刻,实中肯綮。今之书坛,正多此辈,邯郸学步,忝列名家,使人忍俊不禁。至若评萧思话书"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何等生动!而今人作书,多如木偶登场,毫无生气。 余常临池,深感今人学书之弊。或专务展览体,或沉迷江湖书,与古人"心正笔正"之训相去甚远。袁氏评书中"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之讥,正可移赠今之俗书。每见后生辈以丑怪为创新,以潦草为率真,未尝不扼腕叹息。 袁昂此评,虽逾千载,犹觉其新鲜如昨。盖艺道之真,古今一也。今人欲求书道真谛,当从此评入手,既知其形,更求其神。不然,纵使日临百帖,亦不过书匠耳。读此文时,恍若见袁公据案挥毫,而历代书家尽现眼前,此中之乐,惟知者能共赏也。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著
《范村菊谱》一卷,宋范成大撰。记所居范村之菊,成於淳熙丙午。盖其以资政殿学士领宫祠家居时作。自序称所得三十六种,而此本所载凡黄者十六种,白者十五种,杂色四种,实止三十五种,尚阙其一,疑传写有所脱佚也。菊之种类至繁,其形色幻化不一,与芍药、牡丹相类,而变态尤多。故成大自序称东阳人家菊圃多至七十种,将益访求他品为後谱也。今以此谱与史正志谱相核,其异同已十之五六,则菊之不能以谱尽,大概可睹。但各据耳目所及以记一时之名品,正不必以挂漏为嫌矣。至种植之法,《花史》特出芟蕊一条,使一枝之力尽归一蕊,则开花尤大。成大此谱,乃以一榦所出数千百朵婆娑团植为贵,几於俗所谓千头菊矣。是又古今赏鉴之不同,各随其时之风尚者也。又案谢采伯《密斋笔记》,称《菊谱》范石湖略,胡少瀹详。今考胡融谱尚载史铸《百菊集谱》中,其名目亦互有出入,盖各举所知,更无庸以详略分优劣耳。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著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论文。宗炳著。最早载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后收入明刊本《王氏画苑》、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中国画论类编》等版本中。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好游山水,信奉佛教,曾作《明佛论》。《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关于山水画的美学论文,作者对佛学精神的体悟也体现在这篇论文的基本美学命题“畅神”说之中。所谓“神”,既是指与佛学之“道”相联系的“神明”,一种无限、绝对的精神本体,又是指已经掌握了这个“道”的超脱、自由的主体精神。在客观方面,“山水以形媚道”,“质有而趣灵”,即山水自然处处都亲附着,显现着这个精神本体,并因此而显得有“灵”有“趣”。山水画固然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但亦应象领会典籍那样“旨微于言象之外”,即超越“形”的有限性而去领会那无限的“神”。这是构成“畅神”说的一重含义。书中尽管论述了类似西方透视法的远近法,但最终仍归结为得“嵩、华之秀,玄牝之灵”,即为了得山水之“神”。在主观方面,已经“含道”的主体在“映物”、“味象”、“应目会心”中,感发着自身的自由无限的内在精神,使得“万趣融其神思”;在和山水之“趣”的这种两忘俱一中,主体精神也得到了无限的解脱、展发和怡悦。这是“畅神”说的又一重含义。《画山水序》的“畅神”说,既深化了顾恺之“以形写神”说,又突出了主体表现的意义,对中国古代的后期写意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与梁武帝论书启
知书房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 著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7598
这书评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共才几十条,每条就一句话。说王右军像仙人,说张伯英像壮士,谁懂什么意思?翻来翻去就是这种比喻。有些字还认不全。一会儿说这个好,一会儿说那个差,标准在哪?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评价书法。可能古人就喜欢这样写?但实在看不懂有什么价值。也许是我水平不够,但真的很难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知书客207135
妙哉!袁昂《古今书评》,字字珠玑。吾读此书,如饮醇醪。书家尽显其骨,书评尤为传神。可当枕边书,亦可作案头册。初学书法者当读,已成大家者更需细品。得意时如沐春风,失意时如饮甘露。古来评书者众,谁敢与袁昂争锋?一笔一画间,尽是千年风骨。吾每览之,顿觉胸中块垒尽消,快意非常!论书者不知袁昂,犹如谈茶不识陆羽,岂不谬哉?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知书客982324
最迷茫的时候翻完《古今书评》,终于明白文章好坏不过人心取舍,纸短情长,争论千年也只是各说各话。书评家用短短几页道破文章三昧,我读到三十多岁,知道文无第一,却还是想争个高下。我做不到像老学究那样引经据典,也做不到像市井之徒那样随口胡诌。总想着要真正懂得文章妙处,至少还得再读二十年书。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眼高手低。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